Pegasus8 发表于 2022-11-11 07:19:12

C919到底怎么样?浅显易懂的比较看这里

C919国庆节刚过,作为一位民航爱好者,自然忘不掉中国的“国产大飞机”COMAC C919,于是脑子一热,就把这篇文码了出来。

说起C919,就不能不谈到当年壮志未酬的运-10。作为中华民族第一种大型干线客机,运-10对中国人的意义不可谓不大。然而,运-10的立项时间在1970年代,但是第一次飞行却拖到了1980年代。这就注定了运-10出生既落后的命运。要知道,80年代的主流欧美机已经换上了CRT显示屏,航电系统也大幅度升级。而运-10却沿用波音707的航电设备,发动机也是使用技术落后的涡单8,压根没有什么经济性。这样的一款飞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逃不出下马的命运。果不其然,在制造了仅两架半之后,运10匆匆下马。



二十多年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飞速提升,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勒着裤腰带过活”的弱鸡国家。这时,中国人的蓝天梦被再一次点燃。2008年11月,C919项目正式启动,并在一年后于香港举行的亚洲国际航空展高调装了个哔。在这时,C919的鼻子还是类似于波音737的,到了后期,估计是受到波音787的刺激,商飞重新设计了机头和翼尖小翼,向波音787学习。两次跳票后,C919第一架机终于在2015年11月2日公开亮相,掀开面纱出现在世人面前。



说起来,中国从改革开放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大把大把地吸收西方的先进思路,这点在军队,航空领域的反映更是明显。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你鹰酱有F15和F16玩高低搭配,我兔子就用筷子和歼10(笑)。C919也同样。或许是受了美帝波音787的刺激,亦或是运10的下马给商飞带来的阴影还没过去,C919自从诞生就和世界顶尖水平看齐。这种执念在驾驶舱里就可以轻易地感受到。大屏?有有有!来5块LCD显示屏,对对付15.7寸的!四块给我显示飞行信息,安在飞行员前面。余下一块在中控台前,分给FMS(飞行管理系统)作CDU(控制显示组件)使用。别小看着四块屏,上面可是整合了很多功能的。比如说EICAS,比如说导航面板,比如说载重量等等等等。其中很多是波音737MAX和A320NEO都没有的显示界面。在C919的驾驶舱里,HUD?装装装!在C919的驾驶舱里,HUD已经成为了标配。为了飞行员飞的更舒服,C919采用侧杆设计,并在杆子边上设置了显示器,用来容纳EFB(电子飞行包),免去了飞行员要随身携带iPad的烦恼。



一家主打客运的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就是乘客。那么这个时候,如何让乘客姥爷喜欢坐你家飞机就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最主流的两种干线窄体客机,波音737系列和空客320系列,它们的客舱的宽度分别是3.53米和3.8米,也就直接导致这些窄体飞机乘坐体验感并不是十分舒适。而商飞则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把C919的客舱宽度暴力扩充到3.9米,机身宽度则是3.96米,是三款飞机中最粗的。拿波音737系列说话,737系列比C919窄了37厘米,类比过来大概就是从正常人的中指指尖到胳膊肘的长度。有空间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比如说加宽座椅,不像加宽座椅也可以加宽过道,甚至由传统的3-3布局变成4-3布局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当年海航就硬把BAE146的2-2布局强行改成了3-3布局。就乘坐体验感来讲,C919在常规布局下不知道比737系列等窄体客机高到哪里去了。得益于超宽客舱,C919对特殊体型的人非常友好。小编我曾经就看见过一胖子在737-800里的窘境......就是走一步卡一步的那种....



既然C919那么宽,那么可以预料到的就是评论区很多小伙(gàng)伴(jīng)拿这个说事。如果各位觉得我是强行洗白C919,那你们就这么觉得去吧,在这里我用数据说话。拿最受廉航欢迎的A320来说,A320的机身宽度为3.95米,而C919的机身宽度则是3.96米,我就不信这1厘米的机身直径能增大多少空气阻力。我们都知道,后发优势如果运用的好,那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当年的空客A320不就是靠着其后发优势一举撼动737家族在窄体干线客机市场上的霸主地位的吗?现在,C919也是这样。C919放弃了早期的模型中传统的“海豚鼻”,而是选择了类似于波音787的流线机鼻,优点嘛.....减小阻力,顺带扩大视野。C919还采用了超临界机翼,这种机翼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并提高可操控性,同时C919精心设计的翼梢小翼也可以显著提高燃油效率。总而言之,C919的气动设计,可以粗略概括成两个字:减阻。那些喷子们所批判的C919的阻力过大的问题,压根就是无稽之谈。



“那.....既然气动设计有问题,结构设计怎么样啊?当年运10可是没飞几次飞机承力部件就有裂纹了呢!”嗯...怎么讲呢,这个问题在FAA对于C919的测试中还真出现过。在飞机最核心的中央翼盒部分,FAA的工作人员们惊讶地发现,C919的这一部分的结构强度太!强!了!导致结构重量过重.......小编我大胆猜测一下,在适当减小中央翼盒强度之后,C919空重也必定会减轻。这时,C919腿短的毛病就有机会得到弥补。就好比说,在吃相同的饭的情况下,一个瘦子一定会比一个胖子跑的远,C919也是这个道理。再说说发动机,C919目前采用的是LEAP-1C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相比于波音737MAX的LEAP-1B,C919才用的这款涵道比更高,而涵道比高也就意味着燃油效率更高。在后面的版本中,C919将换装国产的长江1000A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不过对于这款发动机,小编我是不相信它会比LEAP优秀,毕竟昨晚我国第一款民用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bug一定不会少,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慢慢磨合。



订单情况没什么好说的,目前几乎都是意向或政治订单,说了也没有意义,还是等C919正式服役之后其他航空公司的反应吧。

现在我来讲讲人们C919的一些误区。



C919算不算大飞机?怎么说呢,这个看使用什么标准,你比如说米格-23在俄标就是三代机,在旧美标就是二代机,C919也同理。如果按照MTOW(最大起飞重量)划分的话,C919完全可以被归类到大型客机,也就是所谓的“大飞机”,因为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70吨。如果按照尾流等级划分,C919显然不够格。另外,网上所流传的所谓“坐级划分”,其实是一种很不严谨的说法。比方说运10,载客量甚至不及C919,波音737-800这种短程干线客机,可你能说运10是小飞机吗?显然不能。

C919是不是所谓的“攒机”?显然不是。C919机体主体部分均为中国制造,飞机的所有设计全部由中国完成,因此C919有自主知识产权。时间推进到21世纪,全世界都在玩“全球化”,作为一款非军事用途的民航客机,并不需要很注意所谓的“国产化率”。商飞完全可以从世界各地采购一部分零部件,物美价廉,岂不美哉?如果还有杠精的话,我再举个例子各位就明白了。波音787在零部件的使用中,走的就是“全球采购”的方案,甚至连飞机机体的制造也有很大一部分不在美国本土,但是你敢说波音787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C919有没有抄袭?怎么说呢,你不能说,长得像就是抄。有优秀的设计我们就要去学习,就要去借鉴,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像流线机鼻的设计,最早的“彗星”客机就已经使用了,但是你能不能说波音787的机鼻设计抄袭“彗星”?再比方说翼梢小翼,A330,B744的翼梢小翼长得都差不多,但是你能说这是空客抄袭波音?显然不行。小编有一个在商飞工作的朋友,据他说,C919的内部线路和波音,空客的都不一样,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最后,希望大家理性看待C919,不要过度吹捧,也不要过度贬低,不要听的风是的雨,什么都不明白就把C919批判一番,这是一件很没有姿势水平的行为,缩写一下就是NAIVE!祝愿种花家的航空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加vx号(ifengnew666 )加入凤凰网军事交流群,进群了解更多专属资讯 获取更多福利

逆火行有偿征稿持续进行中,军事相关文章照单全收,稿费多少就看你的水平,加群:11670127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919到底怎么样?浅显易懂的比较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