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7420 发表于 2022-10-15 20:05:12

如何看待SLS火箭首发取消?

如何看待SLS火箭首发取消?

FSH-3269♂芙부 发表于 2022-10-15 20:18:52



由于液氢燃料泄漏问题未能得到解决,NASA决定终止“阿尔特弥斯1”计划本月初的发射尝试,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组合体将返回垂直总装大楼(VAB)为下一次发射做准备。




美东时间2022年9月3日(以下均为美东时间)发射当天,在发射前准备过程中工程师们发现地面端和火箭端之间的一个空腔中有一处泄漏,该空腔围绕着一条8英寸长的管线,后者用于填充和排出SLS火箭中的液态氢。此后,三次重新密封的尝试均未成功。在氢加载操作的早期阶段,即冷却阶段(于发射控制器在零下423华氏度(约零下217摄氏度)下将超冷液态氢注入火箭贮箱之前进行管线和推进系统冷却),发出了一个意外命令,暂时升高了系统中的压力。现在判断增压的波动是否是密封泄漏的原因还为时过早,工程师们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团队将建立对发射台39B泄漏区域的通道,同时进行进度评估,以提供额外的数据,从而决定是否在发射台(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测试)或在VAB内进行密封件更换工作。




为了满足东部靶场对飞行终止系统(flight termination system)认证的要求(目前设定为25天),NASA需要在下一次发射前将火箭和航天器推回VAB,以重置系统电池。所有火箭都需要飞行终止系统,以保护公共安全。


http://pica.zhimg.com/v2-7c8bb1e631bd494895b50ad322d1855c_r.jpg?source=1940ef5c

对于“阿尔特弥斯1”计划,本年度总计规划了6个窗口期,除去第1个窗口期还有5个备用窗口期,而当前使用的是第1个备用窗口期,时间为8月23日至9月6日,除去8月30日、31日和9月1日,总计包含12个发射窗口。按照当前的情况,发射计划第一个备用窗口期已经无法抓住,而时间跨度为9月20日至10月4日的第二个备用窗口期也会错过,如果一切顺利将能赶上时间跨度为10月17日至10月31日的第3个备用窗口期,该窗口除去10 月 24 日、 25 日、 26 日和 28 日,总计11 个窗口。




自从1973年最后一次发射“土星五号”重型火箭,美国已经半个世纪没有研制发射SLS这个级别的重型火箭了,即便是建立在航天飞机发射系统的基础之上,一些难题也是其它非重型火箭无法比拟的,这是造成研制过程跌跌撞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当液氢燃料泄漏这类非技术难题的问题出现时,往小了说这是工程质量问题,往上追溯可以确定是工程管理的问题,而在更大的层面是美国制造业整体相对过去衰落的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些频出的小问题,眼前要做的是改善工程管理,长远来说要提振美国制造业,而在金融资本压制产业资本的大背景下后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阿尔特弥斯1”计划而言,后面很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是最终基本都能在跌跌撞撞中解决,毕竟美国过往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本年度执行“阿尔特弥斯1”发射任务还有很多机会,最后3个备用窗口期覆盖10月、11月、12月,能否在本年度奔月考验着“猎户座”飞船、SLS运载火箭和地面系统的工程质量了!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

bbba8 发表于 2022-10-15 20:33:49

我对SLS这整个项目的评价是:“多个令人作呕利欲熏心贪婪无度的旧势力,通过磨了无数的洋工,用的全是成熟的老技术,一起打造了这一个新时代的老古董”,然后呢,这个老古董在发射日居然还要出问题。。。很好。我连更多嘲讽的话也懒得讲了,反正我现在主要是关注SpaceX。

流云 发表于 2022-10-15 20:39:32

这个问题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使用的是航天飞机的技术遗产,高度成熟可靠,NASA给的经费充裕,每年近20亿美元往里砸,时间上拖了十几年,再细的活也应该慢工给磨出来.....以这个角度,SLS绝不应该出这样的问题,现在这个情况太意外了。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项目是波音公司负责的, 那么一切困惑都迎刃而解,
不出问题不拖时间,那才是有问题不合常理。 因为,现在的波音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有毒的。
波音的堕落是从1990年代后期的CEO康迪特开始,这个人最推崇GE的韦尔奇,厌恶波音传统的工程师文化,因此他主导了波音对麦道的收购,但是之后把麦道的管理层吸收进来排挤掉了之前波音的管理层,主持将总部迁往芝加哥,远离了工程师文化浓厚的西雅图,然后就开始放手改造波音,把波音变为一个围绕股票红利的公司, 波音的研发经费停滞乃至萎缩,每年的利润主要用于分红和回购股票, 利润不够就贷款,所以后来的波音一屁股债,却没积累多少核心技术和新产能,因为钱都被分掉了。技术的进取心和严谨的工程态度被抛到九霄云外。
大概五六年前吧,半岛电视台暗中采访了波音工厂,就对其中的混乱低效而震惊,看过那个节目的人就会明白后来波音的这些困境都是自己做的,是必然的。
波音787是之前的那个伟大的技术波音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成功项目,从那之后,波音就再没干成一件漂亮事,就是在吃老本: 新客机研发限于停滞,连紧迫的单通道客机换代都黄了,就拿波音737的改进型MAX顶着,而这个737MAX也不好好搞,出现了基础的设计错误,后来导致两次事故; 空军的KC46加油机又是超支又是拖延,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搞利索,气的空军骂娘;承接的NASA的载人飞船项目要的资金比空叉多很多,却到现在都没搞利索,人家空叉的载人飞船都飞了三年了; 从NASA要的XS-1空天飞机项目,搞到去年直接说搞不动,撂挑子不干了........。 这个SLS也是,全是成熟技术遗产,搞了十几年了,原定2017年发射东西,现在还在出这种低级错误。
还有,20多年前美国是把保卫美国的至关重要的中段反导的地基拦截弹GBI交给波音总承包的,结果这20年来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故故障,总的成功率也就一半多点。 所以这次美国开发下一代反导拦截弹时,波音作为上代开发者本该是占据竞争优势地位的,结果甚至都没能入围候选者名单。

咖啡色的赵河马 发表于 2022-10-15 20:52:24

yangyang110 发表于 2022-10-15 20:57:27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打开美国重返月球“阿尔忒弥斯”一号任务的直播画面,以为人类真的要再次开启向月球进发的序幕了。然而晚上8点33分一过,SLS火箭依然杵在39B发射台上纹丝不动。根据直播方的现场播放,是SLS火箭的三号引擎发生故障,无法达到发射时的温度,因此在点火前数分钟决定推迟发射。



整装待发的SLS火箭,又鸽了
SLS芯级总共有4台RS-25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可产生约2320千牛的真空推力,总推力约8900千牛,这次发生故障的三号引擎,估计就是其中之一。而RS-25其实就是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SSME,目前总共库存有18台,有16台可用于发射,也就是4枚SLS火箭的用量,当然RS-25也可以重复使用。



SLS芯级有4台RS-25复用发动机
由于这些火箭发动机都是库存了十几年到几十年的囤货,所以哪里“头疼了”,哪里又“脑热了”,真不好说,就像俄罗斯“科学”号实验舱一样,上天之后主发动机故障,搞得惊心动魄的,也是有可能的。所幸SLS这次是没上天就故障了,不然就不是推迟发射这么简单了。



SLS BLOCK1首发箭
当然,也有消息说是SLS火箭又漏了,在前两次湿彩排过程中,SLS火箭就曾多次发生燃料泄露,甚至是核心级加注的低温液氢液氧燃料泄露,导致演练不得不中断。而这次正式发射前的泄漏点,据说就是4月份“漏油”的地方。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么问题就不简单了,说明SLS根本没有解决这个“病灶”,大概率发射要推迟很久,很久。



又漏了?



囚徒的困境
而NASA的说法则是不准备泄燃料,就在发射台修修看。要知道,在发射前,SLS火箭已经整整加注了742个立方米的液氧,和2033立方米的液氢。如果真的不泄燃料就开始维修,再来一次雷暴天气的话,被闪电劈炸了就神作了。



壮观
但如果要卸燃料,也存在爆燃的风险,而且时间会拖得比较久。如果还要返厂的话,今年内都不一定能发射得了。要知道,上一次SLS在4月份被拖回总装厂,再出门的时候就是8月份了,上次的还只是小问题,而这次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小。



目前来看,问题不小
按照北京时间来算,8月29日晚上8点33分到10点33分,只是SLS火箭首次发射的第一个窗口。按照计划,第二个时间窗口是9月3日凌晨的0点48分到2点48分;第三个时间窗口是9月4日凌晨的2点17分到4点17分;第四个时间窗口是9月5日凌晨的3点44分到6点44分;第五个时间窗口是9月6日凌晨的5点12分到6点42分;第六个时间窗口是9月7日早上的6点57分到7点21分,但说了这么多,这些时间窗口相隔不过才几天,对于目前的SLS火箭来说,估计都悬了。



几天能解决问题吗?
带着这么多问题和老“病灶”,NASA还要将SLS火箭送到发射台上,上演了这样一幕大戏,怎么看都有点强行上阵的意思,就像当年强行将重返月球的时间从2028年提前到2024年一样,航天来不得半点不科学。其实,我们不如再回到一个初始的话题,你猜SLS火箭和“星舰”,谁才能成为第一个真正点火发射的?



黑云压顶,不详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看待SLS火箭首发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