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10大飞机—C919的前世,中国民航永远的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Y411z7tf?aid=268331040C919国产大飞机的顺利交付标志着我国民机工业发展的新高度,其实回望历史,我们国家国产民用飞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运10意义很大,但长期以来被夸大了。运10的发动机和飞控都来自707,关键是当时的国内工业体系支撑不起运10。这不是加加班攻攻关就能解决的,当时的运10甚至无法满足最起码的机身安全强度要求,如果用运10飞北京和上海航线,每天飞一个往返,只要几个月机身就要报废。而现在的C919和运20则是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工业水平进步后产物。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以市场换技术高铁成功了,而汽车与大飞机却失败了?道理很简单,当年唯一适合大规模搞高铁的只有中国,西方国家的高铁技术不卖肉就烂在锅里了,而汽车与大飞机则是他们不卖技术你还是会买他们的成品,就这么简单。 这个是我在简单飞机里面的运-10和C919 运10的原型机报废之后的机体就分段放在我们学校,每次路过那里时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1984年,我小学二年级,在报纸上运10到了昆明,跑去告诉那个告诉我们中国没有国产飞机的老师。到了中学的时候听说过和新加坡合作的型号,和欧洲合作的型号,电视上看到过麦道90的广告。今年我都50岁了,女儿也上中学了。C919也还那个样子,只交了一架,只交了一架,只交了一架! 轰8项目才是我心中的痛。尤其是每次看见六爷一把年纪还要去巡航西太,绕日韩半圈就得折返,以及B站评论区还要强行对着六爷一顿尬吹的时候。[微笑] 谢谢大家的点赞和投币,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调皮] 若说军机能先造出合格品再改进,民机就得诞生即优良,这在当年太难了。 某些人上帝视角还不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在那侃侃而谈有意义?运10的时候,内没有规范化的工业体系 民用客机的技术储备和内部消费市场,外没有足够的外汇引进技术和欧美适航带来的外部市场,全国到处都缺钱,军队都没钱搞建设了,哪来的钱搞一个遥不可期的项目? 8几年的航空知识 凡事总有轻重缓急之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有所取舍,兼顾长期和短期利益。当时的条件养一个大飞机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另外技术团队解散,那成飞还在街头卖艺呢,那时候大家都很困难 期待C919能完全国产化,任重道远啊[打call] 指正下 AE-100解散时并没有中国商飞 那时上海飞机制造厂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商飞是2008年成立的 运10还是别碰瓷919了,运10典型偏科代表,成功在主观能动性,在不可能条件下,靠意志造飞机,失败在相关配套跟不上,更直白点就是作坊水平,后现代民航标准,不能用变态形容,后面就是成了,也会和苏联民航下场一样,况且根本没有苏联国力和技术,可行性也就是无从谈起 研发中断了是最可惜的,坚持下来就好多了,运10差劲也没什么奇怪的开山之作有就不错了,就像现在C919国产化率低也不奇怪 什么玩意?!这么高的视频质量怎么才这几个粉丝?! 也许,我已经完成了我的蓝天志愿!这是一种怎样的魄力,令人向往的时代[鼓掌][鼓掌] 小明肯定不晓得1980年代中国经济是什么水平,连军品都给经济建设让路才有了现在的底气。 中级身的一段,放在母校航空馆的小院里,上学时每天都从旁边经过,如果不是老师带着参观讲解,谁都不会知道它就是当年的国产大飞机的机体一部分。反而后来的ARJ21被醒目的放在了新校区的广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少为人知的民航发展史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