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16|回复: 20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30 13: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动游戏推荐贴:
联动VR设置贴:

VR组织QQ群推荐:
(较为婆罗门S1论坛VR群,水分少,有效信息最多)今天你脑后插管了么 677498928
(平平淡淡)SteamVR中文社区 756409752
(人多热闹但讨论不止VR水分比较大)PC电脑主机&VR虚拟现实 933457149
(INDEX+Q2居多,奸商出没)Valve Index VR 设备交流群 762535974
(联机)pavlov约战交流群 14387985
Valve Index & HTC Vive 566598983
映维网 - Valve Index 交流群 289720672
<hr/>懒人版推荐

不想看的直接看结论
首先要注意一点,VR跟显卡一样,大概1年半到2年一代。
VR的核心参数是PPD(意味着清晰度)+定位系统
VR天梯图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8543
高端
Valve index,2019代旗舰,STEAM自家亲儿子,虽然屏幕分辨率有些落伍了,但作为水桶旗舰,综合素质还是很高。
1600x1440x双眼 LCD屏幕,等效720P显示器清晰度(相对较低,但双透镜光学设计好还是勉强能打),专门的144低延迟屏幕(类似电竞显示器,能提高光剑之类游戏的成绩,大概提高一个难度级别),有完整的硬件瞳距调节,瞳距范围58-70,可以特殊手段扩大到74。
采用STEAM自家,也是性能最高的灯塔基站定位系统,也支持加钱购买VIVE tracker进行全身动捕(VRchat玩家的话)。
自带手指跟踪的指虎手柄,以及特有的VR专用声场耳机(类似挂在耳朵旁边发射定向声波的音箱,声音有方向性,听声辩位比较强)。
标配吸汗速干材料面罩,并且前面板有透气孔直通头盔内部,可以加装淘宝风扇模块从里面抽风(大大降低了大运动量游戏出汗闷热问题)。
性能全面的水桶旗舰,外加……你看介绍又是高刷又是听声辩位又是风扇,一股子电竞VR的味道。
淘宝奸商1.0套装5000出头,2.0套装6000出头(性能几乎一样,只是2.0基站支持范围大一点并且可以最多16基站,但国内人均居住面积连1.0的范围都填不满)。
主要问题是面罩按照欧美窄脸设计,而天朝人普遍宽脸,默认面罩会夹脸并导致视线无法对准中轴而不清晰(测试方法是不要面罩手捧着靠近眼睛),需要搭配宽脸面罩(淘宝有售)。
另外INDEX是唯一有头盔内部直通前面板透气口的VR,可以加装主动散热风扇从头盔内部抽气,对玩大运动量游戏多/汗多人士非常友好,长时间游戏比较舒适。具体配件看文章最后一个章节配件推荐。
虽然分辨率似乎被21代的G2和Q2超越,但是旗舰就是旗舰,高刷低延迟,稳定性极强的跟踪,跟STEAM VR的软件兼容性,综合性能依然能稳压21代VR一头。
所以我即使VR天梯图最上面的几个VR都有,但使用率最高还是INDEX,基本上有预算的新手直接买就完事了。

入门级
OC quest 2,现在改名Meta Quest了,2000出头的性价比之选,4000以下预算一律推荐Quest2。
实际上是VR一体机,里面有一个高通XR2手机芯片,可以单独使用,玩里面的有移动端游戏,也可以以一定延迟画质的代价,通过Wifi无线串流当作无线PCVR用。
1832x1920x双眼@90hz LCD屏幕,理论上比720显示器高,不到1080水平,半软半硬瞳距,瞳距只有58、63、68三挡可以调(可以通过第三方手段实现58-70 13档调节,具体看文章最后配件推荐)。但屏幕本身不能动(为了控制成本里面只有一块屏幕隔开当两块用),瞳距大的人会导致FOV下降,清晰度平均而言可以看成比INDEX略高一点。
采用OC自家的的多摄像头图像识别定位系统,属于中规中矩水平,游戏够用了。
价格只要299美刀(128G版本,有墙的原因,天朝用移动端那些APP不方便,一般不需要256G版本),自己海淘大概2000左右,淘宝奸商价略贵一点……
主要缺点是,需要meta/face book账号,脸书账号申请麻烦,天朝挂梯注册容易被BAN,要标准格式发电子邮件解锁,如果想要使用第三方无线串流软件VD,还需要开发者账号,总之比较折腾。如果没有自己折腾能力很强的自信,还是建议直接淘宝代解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Quest2有的官方配件,但又贵又差,被国内山寨版暴打,头戴推荐小宅系列,具体配件看文章最后一个章节配件推荐。
PICO NEO 3 ,国产版Quest2,硬件参数跟Quest2一模一样,主要区别是软件差距,定位系统算法也跟老牌大厂OC/Meta有一定差距,一般来说能买Q2就不推荐NEO3,但要是真的不想折腾账号问题,或者要国行保修或者有开票需求,那就只NEO3是一个备选方案。

其他高端
小派8KX,2019-2021代VR天梯图的顶点,曾经价格上万,因为官方打骨折落入凡间。
面向发烧友+土豪,全点屏幕极端加点,3840x2160x双眼@90hz(分成2个版本,2022版本是3840x2160x双眼@90hz,只支持20系或以上N卡,2022之前的版本据说可以支持A卡,有一个伪8K模式,把2560x1440拉伸成3840x2160,可以开到110hz,总之只推荐N卡买)
最大的特色是小派家独有的超大FOV,能够覆盖到眼睛余光区域的180度视野。
但缺点是屏幕极端加点,导致其他部分加点不足,毕竟小厂无法同时兼顾,软件不算稳定,还有一些诸如默认调色比较差之类的小毛病,另外视野边缘有一定畸变,通常带眼镜的玩家已经习惯大脑会自动忽略畸变,但没带眼镜的玩家未必能习惯。
采用灯塔基站定位,小派虽然有自家手柄,但质量比较差,所以一般都是买小派的头盔,配VIVE或者INDEX的基站手柄。
现在单头盔打折5000(618可以到4600我记得),咸鱼也有一些不习惯卖二手的99新可以选。

闲鱼版
二手HTC VIVE PRO2 ,倾向于面向企业用户的2019-2021代高端机,参数接近INDEX加强版,但HTC定价太高导致无人问津,但实灯塔定位+1080P等效的清晰度+还能加钱买无线模块,但光学设计、舒适度、耳机方面不如INDEX,总体来说如果嫌弃INDEX分辨率的话,二手PRO2还是可以的,二手4000单头,配1.0基站手柄凑一套。
二手/处理价 HP reveb G2 ,2019-2021代的终端机,分辨率高达2160x2160,只是FOV偏小80度,多摄像头定位系统比Quest2差一点,但清晰度很高,高达1080等效,微软飞行2020开发组就用它,适合开车开飞机这种玩家。有一个分辨率一样,但光学设计很差的G1版。

三星MR+,丐帮帮主,2018代入门机,性能靠谱的条件下,二手价格最便宜的VR,跟1600x1440x双眼@90hz 三星P排OLED屏幕(2018代旗舰VIVE PRO同一块屏幕,P排OLED清晰度比LCD缩水20%,不过色彩更好,具体可以看OLED电视看电影的优势,带+号的版本额外带抗纱窗滤镜),等于720P显示器-20%。硬瞳距,瞳距范围58-70。微软MR图像识别(双摄像头版)定位系统,2个摄像头只能定位前方视野范围,左右两侧都是跟踪死角,比较过时但依然能玩。配了较好的耳机(AKG的),且支持HDMI。由于物美价廉的OC Quest2冲击,二手价格暴跌,现在是VR中的丐帮帮主定位。
另外也可以选择二手OC Quest1,跟上面推荐的Quest2的前代,也是一体机可串流PC,但芯片只有高通835级别,屏幕是三星MR同款1600x1440x双眼OLED,只是刷新率只有72hz,不过有完整硬瞳距调节。

详细参数对比表(群友做的):
配件看文章最后


<hr/>VR硬件参数

VR硬件的参数,主要看 屏幕 定位 系统。
屏幕分辨率

这个和普通屏幕没什么区别,唯一要注意的是,VR分辨率看的是单眼分辨率(因为平常是双眼共享一块屏幕,而VR是1个眼睛对应1个屏幕),部分厂商宣传的时候会双眼加起来虚标(比如国产"4K"山寨一体机,实际上单眼还不到2000x2000),VR清晰度与普通屏幕清晰度的换算关系,看后面像素密度/PPD的介绍
FOV视场角

就是VR覆盖的视野大小,FOV小,就会像用潜望镜看世界一样,画面只有中间一小块,周围一圈黑,FOV大,体现为画面一直覆盖到视野边缘余光区域,包裹整个视野提高沉浸感,大场面的魄力更强(这也是VR看电影的最大优势)。
FOV视场角,分为对角线/斜向视场角(Diagonal FOV)、水平/横向视场角(Horizontal FOV)、以及垂直视场角,因为人眼视野是水平视大于垂直的椭圆形,一般我们说的FOV是横向的水平视场角,要注意有些VR会用数值更大的对角线视场角虚标。
一般VR的实际FOV范围都在100度左右,专门主打超宽的小派能到170-180。作为参考,人类肉眼清晰视野大概是60度,越往边缘越看不清,一直到余光区域最大视野有200度左右,显示器的话,距离40cm看一个24寸显示器大概是70度。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VR标称的FOV都是没有算面罩的,带面罩普遍会让FOV下降10-20度。反过来,按照三角函数,通过更换更薄的面罩,减少人眼和VR镜头之间的距离,来强行提高FOV(略微牺牲清晰度),也就是怼眼大法,同时一部分高端VR都带有眼睛-镜头距离调节功能也能调整FOV。
这篇文章的FOV,都是按照默认面罩,正常情况下来说的。
另外,光学设计影响清晰视野所占比例,VR通常视野中间附近一圈范围清晰度最高,边缘清晰度会下降,因此实际清晰视野比最大视野小一圈,光学设计最差的HP reverb G1怕是50%都没有,光学设计最好的index近乎100%,不过这个东西比较主观,没有精确评判标准,只能大概给一个体感等级。

屏幕刷新率

类似"电竞显示器"的概念,刷新率高可以提高反应速度一定程度提高游戏成绩(比如我用144hz的INDEX玩光剑,相比90hz,会感觉自己反应变快了,成绩能提高一个难度等级)。
同时会提高眼睛舒适度,——理论上VR的刷新率应该在稳定90帧以上人类才会认为画面连贯,低于90帧,在玩视角变化较快的FPS/动作游戏时,会更容易疲劳,甚至触发"晕VR",更高的帧数,会让人类觉得更滑,长期使用VR更不容易疲劳。
具体不同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刷新率一低就会呕吐,而有些人对刷新率低不敏感。
但一般来说,合格的VR的刷新率必须高于90hz,90以下就不适合玩FPS/动作游戏只适合开车开飞机了,70以下基本不能玩只能看电影。

屏幕类型

早期VR通常使用P排AMOLED屏幕,现在主流则是RGB LCD屏幕,而今年开始新锐的Micro OLED和Mini LED也逐渐在VR上普及。
——VR的发展和电视屏幕是反过来的,因为VR要求响应足够快,早期LCD响应速度不够快会产生拖影现象(不少廉价国产辣鸡一体机都有这毛病),只有AMOLED能满足条件,所以早期VR都用的三星AMOLED屏幕,但OLED的分辨率一直上不去。后来在2019年取得了突破,响应速度跟上了,所以大量高分辨率的LCD屏幕的VR开始出现。
三星AMOLED,优点是色彩好,因为自发光,对比度高、黑色纯净,参考现在OLED电视的宣传,缺点是小尺寸AMOLED主要用三星的屏幕(只有PSVR用索尼自家的RGB OLED但分辨率较低),而三星家AMOLED像素排列方式都是缩了水的三星P排(正常来说1个像素由三原色3个亮点组成,而P排是2个像素5个亮点,1个像素只有2个独占亮点,相邻像素再共用1个亮点,缩水了20%像素量,导致相邻像素"粘"起来的感觉),会有纱窗效应(OLED像素亮点之间有黑色不发光的区域)、晶格(因为像素是菱形排列的)都比较明显。清晰度较低,纱窗效应比较明显,通常来说,P排AMOLED体感清晰度,比LCD-20%左右。而且现在OLED缺乏分辨率高的型号,分辨率上不去
Fast-LCD,主要优点是清晰度较高,技术成熟分辨率可以堆很高,尤其是看字边缘比较锐利(因为像素是正方形排列的),尤其是笔画比较复杂的中文字效果好,LCD的缺点是色彩偏淡,调色不佳会有点泛白,对比度、黑色纯净度不如AMOLED,由于VR玩家视野被头盔遮住,没有自然光衬托,在纯黑场景下人会对光变得敏感,能看到黑色背景背光泛白。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4252

三星P排OLED屏幕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4485

普通RGB排列 LCD屏幕

Mirco OLED,OLED的高级形态,生产方式是跟芯片一样直接在硅片上刻出来的,所以能做到非常夸张的像素密度(PPI),现阶段1寸屏就能做到2500x2500的分辨率,并且同时拥有OLED色彩,使得画面显得比较锐利,主观感受清晰度比同档次LCD更高。缺点是屏幕尺寸偏小(或者说做大了价格太贵),所以普遍FOV偏小。一般来说会跟短焦/折叠光学的薄型光学镜片,做成轻便型的VR。
已知使用的机型有已发售的国产Arpara 5K(不过软件品控是坑没法用),和年底发售的松下MeganeX(真正的眼镜形VR)
Mini LED,则是LCD的改良版,液晶的背光被分成了大量小LED灯,黑色纯度比LCD更好,不至于黑暗场景背景白蒙蒙,通常还会搭配QLED量子点使用,具体优点看QLED VS OLED电视方面的评测就好了,比起Mirco OLED尺寸能做大,所以主要适用一些FOV比较大的重型VR。
已知使用的机型,有价格极高的Varjo Aeon,未发售的Meta Quest Pro(Project Cambria),还有小派Crystal和小派12K Qled。


清晰度换算公式

像素密度(PPD),是VR清晰度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光学、屏幕类型也影响清晰度,但大厂光学设计通常不会严重翻车,所以除非国产山寨"4K观影VR一体机"那种玩意,否则像素密度无疑是VR清晰度的硬指标。
像素密度=单眼水平分辨率/水平最大FOV
比如1600x1440单眼,100度FOV的VR,像素密度=1600像素/100FOV=16
特别的,P排AMOLED屏幕,因为像素亮点数量缩水的缘故,实际会-20%。
另外,部分VR屏幕是倾斜放置的(INDEX,小派),等于牺牲一部分内侧视野加到外侧去,因为人类鼻子自然遮挡,大脑本来就会忽略一部分内侧视野,副作用很小(INDEX倾斜角比较小基本没有副作用,小派倾斜角偏大,一些鼻子较低的玩家会略微有一点2眼之间黑的感觉),可以通过取巧的办法,在不增加分辨率减少清晰度的情况下提高FOV(代价是光学设计和软件设计难度大),计算的时候FOV要减去倾斜角度*2。
同样分辨率,较大的FOV会稀释分辨率降低像素密度(比如小派系列,分辨率比正常VR高一大截,但超宽视角FOV也高一大截,像素密度就是平均水准了),较小的FOV可以提高像素密度(比如国产山寨"4K观影VR一体机",部分就是大幅缩水FOV来提高清晰度,代价是没有了VR巨屏压迫力的优势,本末倒置了),也因此具备眼睛-镜头距离调节功能、可以调整FOV的VR,其实等于可以小范围微调清晰度的。
1200x1080单眼+100FOV+P排AMOLED=9.6
1600x1440单眼+100FOV+P排AMOLED=12.8
1600x1440单眼+100FOV+RGB排列LCD=16
2160x2160单眼+100FOV+RGB排列LCD=21.6
2560x2560单眼+100FOV+RGB排列LCD=25.6
作为参考,人类肉眼的最大分辨能力是60。
一个24寸16:9的显示器(55cm宽),肉眼距离屏幕40cm看时,大概是70度FOV。(或者32寸显示器距离50cm),普通屏幕FOV公式Arctan(屏幕宽度的一半/眼睛和屏幕的距离)*180/π *2倍,excel的公式是ATAN(A1/2/B1)*180/PI()*2,A1=屏幕宽度,B1=眼睛和屏幕距离
参考显示器的像素密度为:
540屏=13.7
720屏=18.3
1080屏=27
2K屏=36.6
4K屏=55

光学特性


折叠光学,或者可能也会叫Pancake光学,通常的VR光学结构需要较长的光路(这也是一般VR前面那么厚的原因),短焦VR则通过特殊的折射透镜结构代替缩短了光路,所以尺寸和重量比常规VR要轻薄得多,更接近"眼镜"的形象,并且往往会自带屈光度调节(也就是自带可调度数的近视眼镜)。
缺点则是理论上因为用到了偏振光过滤,需要牺牲75%亮度,通常只能搭配亮度一两千的Micro OLED使用。且普遍FOV偏小。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39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3922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3235

明显薄许多

倾斜屏幕,前面也提过,部分VR屏幕是倾斜放置的(INDEX,小派),可以通过取巧的办法,牺牲人类被鼻子遮住的视野,在不减少清晰度的前提下增加FOV,一般5-10度,过度倾斜可能会导致部分脸型的人看到两眼之间黑色虚影。
纱窗效应,主要是分辨率不足,像素间距过大导致的,常见于早期AMOLED屏幕,如果屏幕像素密度不够,AMOLED像素亮点过于锐利,之间黑色的空隙就会显得比较明显,从而会看到黑色的细网格条纹,还会看到图像呈菱形晶格状,可以通过算法,滤镜(以模糊一些为代价把纱窗模糊掉,三星MR+和PSVR采用)减轻。

不过随着分辨率越来越高纱窗会越来越低,到了1600x1440分辨率LCD屏,纱窗已经不明显了,大概是不注意看不见,到了2160x2160分辨率视力比较好的人才能勉强看到。
泛白,常见于LCD屏幕,LCD屏幕靠背光发光,而前面的液晶面板不能100%阻挡光线,因此会有泛白漏光的现象,尤其VR用面罩遮挡外界光线,眼睛处于近乎纯黑的环境,人类双眼对光敏感性大大提高,泛白的现象会更加明显,产生一种画面蒙着一层很薄的白雾,白蒙蒙的感觉,分辨率较高时会减轻。
有区域独立控光的mini LED屏幕可以大幅减轻(类似HDR),每个像素独立发光的OLED/mirco OLED类则几乎不会有这个问题。

色散,一个像素亮点,是由红绿蓝三个小亮点组成的,三色光波长不同,折射率不同,通过VR透镜时三色光的折射角度会有偏差,最终到达人眼时位置会产生偏移,从而产生色散现象。(其实,度数比较高的普通近视眼镜其实也有类似现象,被称作阿贝数)
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视野比较偏的位置,深色和浅色交界处(比如白底黑字的边缘),看到一侧有黄边(RG波长较长的红光偏移),另一侧看到蓝边(BG波长短的蓝光偏移),影响清晰度。通常视野中心最小(折射角度最小),越往边缘越明显(折射角度变大),是影响VR清晰范围的罪魁祸首之一。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040

色散现象,注意两边的黄边(红光偏移)和蓝边(蓝光偏移)

色散大小,主要取决于光学设计水平,一般VR会采取物理光学优化+软件算法(让亮点预先偏移一点)控制色散。2019代旗舰Index甚至更进一步,采用双透镜方案(用第二个透镜把偏移的光折射回去原来的地方,代价则是炫光更强)。
双透镜,上面也说了,双透镜方案用第二个透镜,在物理层面上修正色散问题,对减少色散非常有效,代价则是炫光更强,代表就是INDEX。
炫光,常见是黑暗的背景,中间一个发亮的物体(比如游戏的LOGO,纯黑电影厅看电影),强光在VR光学镜片上产生类似漫反射,镜片边缘都被一层白光填满(双透镜设计较为明显),或者看到VR的菲涅尔透镜上一圈一圈的条纹(早期VR比较常见)。



瞳距调节


VR存在一个被称之为"甜蜜点"的区域,人类瞳孔对准甜蜜点中心时,显示效果最好、画面最清晰。
但每个人瞳孔位置不同,瞳孔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所以就像戴眼镜要考虑瞳距一样,VR也有瞳距调节功能,以适配人类的瞳距(可以去眼镜店测,也可以自己量)。
瞳距不对可能会导致模糊,重影或者不适(因人而异,有人完全不敏感的体质,有人差一点就头晕),一般来说超过2mm误差就影响清晰度了,有条件还是尽量选瞳距范围合适的VR。
现在的VR头显的瞳距调节,分为硬瞳距和软瞳距两种
硬瞳距,是直接调整VR镜头的物理位置,让VR的两块屏幕在物理上直接对准双眼瞳孔,清晰度上限较高,瞳距适应范围较大,因为结构相对复杂,成本高一些。
软瞳距,VR镜头的物理位置固定不能调,但是正常来说瞳距不一定需要完全对准,允许一定误差,于是采取软瞳距的VR,光学设计时会刻意增加允许误差范围,加上调整显卡渲染参数来适配不同的瞳距。因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瞳孔无法精确对准最佳位置,清晰度上限受到限制,瞳距适应范围较小
另外因为屏幕位置是固定的,通常瞳距较大的玩家,会FOV减少。
这个一定要注意,因为VR大多按照美帝人民瞳距平均值设计的,而天朝人民平均瞳距比美帝大(比如OC  rift S 61.5-65.5mm,大概有一半天朝男性瞳距超出这个范围)。
总体来说,硬瞳距>软瞳距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681

硬瞳距调节(图里是VIVE初代,通过螺纹杆,调节屏幕和透镜的物理位置,对准瞳孔)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295

软瞳距调节(图里是PSVR初代,实际上只有一个屏幕中间隔开,屏幕和透镜位置不能调,调整瞳距实际上是让屏幕上的画面移动)

<hr/>VR定位系统

VR游戏,是通过跟踪玩家的头部和手柄的坐标,改变头盔屏幕显示的画面,兵把玩家手柄的操作映射到虚拟世界,来产生穿越进虚拟世界的感觉。
因此跟踪定位系统的好坏,影响游戏体验
定位系统好,意味着玩家的动作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虚拟世界,玩动作游戏手感好,玩射击游戏瞄起来准,也可以自由地做出奇葩的动作(比如FPS当伏地魔)而不会丢失跟踪。
反过来定位差,就会感觉头部画面抖动/飘动甚至坐船摇晃感而感到头晕,手感飘打枪打不准,经常性地丢失定位。

一般来说从性能高到低的排序:
V社灯塔定位(Valve Index,HTC VIVE系列,小派8K/5K系列)
>OC图像识别定位(OC Quest/OC rift S系列)
>微软图像识别定位(微软MR系列)

>>PSVR
>>>>>>>>NOLO(各种国产山寨一体机号称能玩STEAM游戏,实际上就靠加装NOLO)
>>>>>>>>>>>>>>> 陀螺仪(手机VR纸盒子,各种国产山寨一体机自带的定位也是这个)。

具体准确度的测试可以看这篇文章: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4501

好的VR定位系统,误差普遍都在0.2-0.5毫米左右,最强的灯塔小于0.2,最差的Cosmos 2毫米,差了一个数量级,但即使最差的COSMOS,也比手机盒子/山寨一体机/NOLO强一个数量级。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654

"灯塔"基站定位系统

(Valve Index,HTC VIVE系列,小派系列)
基站定位的代表,Lighthouse,由Valve开发,对的,就是开STEAM那家。需要基站,2个基站对角线放置在游戏区域两角,原理类似以前那种不停转转转的老式雷达,以很高的频率不停用不可见激光扫描房间完成定位。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959
以1.0版本为例,灯塔定位的设备里会有很多激光接收芯片(VIVE系列表面明显的凹点就是,INDEX系列对着灯光也能看到),然后基站内有激光发射器,发射器会以恒定的速度不断旋转。
1、发射器转到0度,基站发出同步信号,所有接收器开始计时。
2、发射器继续旋转,激光以一个扇面扫过整个房间。
3、接收器被激光扫到后,停止计时。
4、由于基站发射器转速是已知的,根据时间间隔*旋转速度,可以得到相对角度。
多次扫描(1.0是横+竖两次,2个基站轮流扫,2.0可以同时扫),然后联立方程计算出坐标。
因为采用了简单可靠的原理,因此灯塔定位系统一出生就直接满级, 性能最强,性能过剩到足够用到《头号玩家》世界线,甚至可以用到专业领域。
有着现有最高的精度(外国专家测误差在零点几毫米),延迟也最低(记得1.0版本是激光扫描器恒定3600转/分钟,扫4次完成一次定位,每秒15次定位,2.0版转速貌似更高),稳定性最佳,玩动作游戏/FPS游戏体验最好。——除去新人类/剑圣玩家,凡人挑战光剑之类最高难度,还是得灯塔系才能玩。
支持完整全房间跟踪,在范围内玩家可以自由移动,并且即使做出一些奇葩的动作也能保持跟踪精度,比如在冷兵器格斗游戏里左右横跳,或者趴地上、摆出真实狙击姿势当草丛伏地魔都可以。

另外因为计算简单,一套基站可以跟踪大量设备,扩展性好,可以同时支持多个跟踪器,比如买3个99美刀/799rmb的VIVE跟踪器,绑在双脚和腰上进行全身动捕(最常见的就是VRchat全身动捕女装大佬……)。
当然,性能好的代价,就是基站需要精密机械部件,设备也要大量激光接收芯片(记得一个手柄20个),导致成本偏高
幸好灯塔系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可以只升级头盔,基站什么的下一代继续用,跟升级电脑不换主板似的。
灯塔系统的基站有两种:
1.0(初代VIVE配的,基站是正方体形的)。
2.0(index和VIVE PRO 2.0配的,基站前面板有弧度的)。
主要差别在于1.0只能支持4*4米跟踪范围,2.0可以跟踪7*7米以上,并且2.0基站支持最大16基站阵列。——以天朝人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而言……其实没什么区别,一般玩家也不会去组16路基站阵列。
只有对定位稳定度比较挑剔的的人可以用三到四个2.0基站同时对准一个区域增强定位。
——因为2个基站的情况下,有一个很小的死角,特定的姿势人身体会遮挡基站照射,此时手柄只能被一个基站照射到,而基站定位原理的问题,只有一个基站的时候,水平和垂直偏移角正确,但无法判断距离只能估算,如果此时玩家手柄运动方向又恰好与基站方向夹角很小,就会导致移动距离定位不准确。而3个或以上2.0基站就能保证任何方向都能被至少2个基站跟踪到。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人不需要。(好吧我承认我就是3个2.0基站)
1.0和2.0基站不可以混用,但设备是可以混用的,1.0基站兼容2.0设备,2.0基站不兼容1.0设备。
比如玩家可以只买INDEX头盔+手柄套装,然后国内买2个VIVE1.0基站凑一套。
又比如可以买小派8KX头盔+INDEX手柄+VIVE 1.0基站。
但用了2.0基站,就不能配VIVE初代手柄了(黑色的、前面一个圆环棒子造型那个)。
两个基站需要在高处成对角线安装,需要房间留有一定空间(不想钻墙的话,推荐伸缩杆,一头顶天花板一头顶地固定),另外会受到镜面干扰,所以要家里有镜面要注意。

"星座"定位系统(OC rift一代)
开启了这VR时代的定位技术,仅次于灯塔定位系统,需要左前+右前+后三个摄像头定位,但由于OC初代已停产,OC全面改成内向外图像识别,市面上很难买到,而且分辨率过时买来属于浪费钱,所以就不详细介绍了。

图像识别定位系统

(2019之后的meta家所有VR、微软MR系列、还有PICO等)
现在最流行的定位技术,便宜够用的路线。
无需基站,使用头盔上的摄像头,拍摄周围的画面,通过图像识别房间内景物和手柄,加上一些陀螺仪加速计之类的辅助手段和算法,来定位
受到摄像头分辨率和人类图像识别技术(还有AI玄学)的限制,精度和稳定性相比成本更高的基站定位有一定差距,并且需要房间的光照充足,但大多数游戏都性能够用
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头盔加摄像头没几个钱,也没啥复杂结构,普遍都是走低端或者性价比路线,价格便宜,最便宜的MR系列几乎就是买屏幕送头盔。
主要缺点是,摄像头被遮挡(比如双手持枪瞄准),或者手柄移出了头显摄像头拍摄范围,就会丢跟踪,有跟踪死角,(比如拉弓的时候遮住侧摄像头,或者伸手到后背拿东西),限制了玩家的动作。
不过现在比较新的大厂VR,都会增加侧面摄像头减少死角,并且摄像头出问题后,还能靠内置的陀螺仪加速计用算法预测,只要不长期离开摄像头范围也不会丢,只是会误差逐渐变大。
而一些老式的VR,比如三星MR+用的微软MR双摄像头版,就没有侧面摄像头,左右两侧都是死角。
另外这玩艺不吃硬件,但很吃软件算法优化,所以微软粑粑和老牌VR大厂OC/META这种技术力强的大厂效果好,但如果技术力不行就悲剧了,点名批判HTC COSMOS,HTC技术力不够非要搞图像识别,定位直接翻车了,发售的第一周,群里一堆人哭着喊着要退货,有文章测试误差是别人快10倍了。PICO是唯一国内自研图像识别定位比较好的,但也仅仅是能用,距离好用有相当距离。
PS VR灯条定位系统

这里黑一下索大法PSVR的那个按摩棒MOVE手柄。本来图像识别这东西就不算太稳定,而且索大法是用拍摄的MOVE手柄光点大小,来判断手柄与摄像头的距离,这准确度能高才奇怪了,导致MOVE手柄定位精度很烂,导致不少PSVR游戏被迫定位残废,索大法罪大滔天。
而且没有全房间跟踪摄像头可以拍摄的范围有限,超出这个范围就会跟丢,大多数只能坐着或者站定了玩,不能像前面2个一样满房间跑来跑去或者满地打滚。
Nolo定位

NOLO是一个单独的定位系统,没有完整定位能力的国产山寨VR一体机可以配Nolo,获得完整的定位能力,从而宣称可以玩STEAM VR上的VR游戏。
但体验么,仅仅是能玩而已那个地步,延迟巨大,体验很差。基本只适合玩坐着玩的游戏,玩有一定动作的游戏的话,大概就是玩光剑,速度快一点,划两下剑就飞了那种……
手机纸盒子定位系统

"6轴/9轴定位"常见于国产山寨VR一体机的宣传词中,实际上就是手机里陀螺仪+加速计的加强版,误差较大而且容易累积误差,基本只能坐着看电影级别。

<hr/>

VR头显介绍

首先,VR跟显卡一样,大概1年半到2年一代,现在有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代,基本是下代暴打上代的节奏。
其次,因为不少VR是需要海淘的缘故,所以海淘价格,都是不算运费的金额,走邮政转运,有一定概率被税,税率13%,一般类型是选其他家用信息技术产品(一体机貌似也算这个,老有海关把OC rift当OCquest一体机算)、电脑显示器、或者游戏机及其附件(PSVR,但有时候PCVR会一律当PSVR处理)

Vavle index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8479

Valve Index

2019代旗舰,半条命VR标配,平衡加点的水桶机,额外偏重高刷新低延迟、听声辨位、手部跟踪,或者说接近于"电竞"VR头盔。
屏幕分辨率属于2019年主流(1600x1440x双眼 LCD),但相比主流的90hz屏幕,INDEX是144hz高刷新低延迟屏幕(VR刷新率高反应会变快一些,以及会稍稍降低长时间游戏的疲劳度),同时使用了5度倾斜屏幕设计(人类鼻子会遮住一部分视野,倾斜屏幕就是牺牲这一片看不到的视野,提高FOV的手段,缺点是软件设计麻烦。)
宣称FOV 130,实测在使用宽脸面罩、镜头-眼睛距离调节到最近的情况下,最大FOV大约115,但采用了双透镜光学设计消除色散,几乎全视野跟中心点接近的清晰度,像素密度16-18(镜头和眼睛距离可调,注意INDEX的倾斜屏幕可以在不稀释分辨率的情况下扩大FOV,大约等效720P显示器)。
硬瞳距调节,支持范围58-70mm,可以用特殊手段扩大到74。
并且光学设计是本代最好的,采用了双透镜的设计,以炫光为代价(纯黑背景一个发亮的物体会有视野边缘都被照亮一圈的感觉),物理控制色散现象,画面比较干净,且视野边缘清晰度也能保证近乎和中心一样。
定位系统,采用STEAM自家的"灯塔"基站定位系统,是现有最好也是最贵的定位系统,需要基站。定位精度高到过剩,跟踪死角也几乎没有,在地上打滚也不会丢,是最稳定可靠的定位系统,配合INDEX高刷新低延迟屏,凡人要挑战光剑最高难度就要靠装备了。且可以通过加钱买VIVE tracker跟踪器绑在腰和双腿上获得全身动捕的能力(比如VRchat女装,需要买3个799的vive tracker)。
标配手指跟踪的指虎手柄(手柄上大片压感触摸板,手自然抓握手柄VR里就能"拿"起物体,提高沉浸感、以及快速换弹之类的地方比较有效),以及专为VR听声辨位设计的声场式耳机
另外还有针对长时间/大运动量游戏大量出汗设计的透气口设计(可以自己买配件加装风扇模块,肥宅快乐扇,适合健身锻炼),和吸汗速干面罩。
另外面罩根据欧美窄脸设计,普遍宽脸的天朝人,默认面罩会夹脸并导致视线无法对准中轴而不清晰(测试方法是不要面罩手捧着靠近眼睛),需要搭配宽脸面罩(淘宝有),以及小磁铁(6mm直径1mm厚度的小磁柱,适用于一些额头偏高或者偏低的人)。
总之虽然没有在分辨率上出彩,但性能全面的强,新手无脑上就完事了,尤其适合FPS和动作游戏,一股子装上RGB灯可以当电竞VR头盔卖3倍价的感觉。
——我本人,即使VR天梯图最上面的几个VR都有,但使用率最高还是INDEX。

可以在STEAM上直接买,但锁国区,要STEAM美区小号海淘运回来,大概7000价位(头盔手柄套装+两个vive 1.0基站),淘宝奸商价大概7000-7500(注意要1.0基站版,2.0基站版贵1000-1500但只是增加跟踪范围,天朝人民的居住面积1.0都填不满)。
然后欧美脸型设计,天朝玩家脸不少都要去taobao配宽脸面罩,以及早期版本品控不够好,会手柄摇杆漂移故障,注意2020年或者以后生产的就可以避免。

INDEX小风扇和舒适度改造教程:

在STEAM上购买,头盔+手柄套装搭配二手VIVE 1.0基站,总价大概在7000到手(包含税运费),现在一个主要问题是锁定美区欧区购买,需要美区小号走转运购买,具体参考我的帖子:
可以用特殊技巧,部分使用STEAM钱包打折购买,但操作复杂,建议直接找淘宝奸商,价格会低很多。

-灯塔定位系统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比如你可以用VIVE 1.0的基站+index手柄+小派头盔这样的NTR组合,因此原来有VIVE的玩家,可以继续沿用旧基站,只升级头盔+手柄(到手4600)或者只升级头盔(到手3000)。
-注意,市面上有一种INDEX工程样机,单头只要2000左右,会有无法更新固件、定位抖动、或者刷新率只有90之类的毛病,可以强制刷固件当正常机使用,只推荐不怕折腾的老手使用。
-注意,INDEX手柄最好买生产较晚的版本,2020年12月-2021年以后,因为早期版本手柄摇杆比较容易漂移,后来的版本修复了这个问题。
<hr/>Meta Quest 2系列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774

2021代入门,本身是一个VR一体机(相当于手机的概念),里面自带一个高通骁龙XR2移动芯片(相当于骁龙865),就像手机一样可以脱离电脑运行,本身能玩一些移动端版本的游戏和应用,同时也能付出一定代价,WIFI无线/USB有线串流电脑,当成电脑VR使用。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5789
屏幕是单眼1832*1920x双眼@72/90、120hz的LCD屏幕(最早只有72hz,后续更新解锁90hz,最大120hz但支持的游戏不多,串流也影响码率)。
采用的是半软半硬瞳距调节,他的VR镜头是可以物理调节的,但为了节省成本,实际上不是物理双屏,而是物理单屏隔开当2个用(所以分辨率看着那么逼死强迫症,因为有一部分鼻子和瞳距预留空间是无法显示画面的),屏幕位置固定无法调节。

串流电脑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走WIFI无线串流,通常使用第三方的软件Virtual Desktop(需要解锁开发者模式),电脑也安装对应的主机端,可以正常玩PC版VR游戏,但相对延迟较大。
一种是走USB有线串流,插USB延长线,用官方的link串流,有线但延迟较少。
缺点是画质缩水和延迟,画质可以在VD里面调整码率来设置(就像看在线视频,码率不足,分辨率再高也是糊的),但无法拉到太高。因为串流需要一个电脑压缩--传输--Quest解压缩的过程,一般认为瓶颈在Quest芯片解码能力跟不上(无线路由器支持WIFI 5就可以了),超过一定码率会导致芯片发热和续航明显下降,并且在快速转动头部的时候会掉帧导致头晕。
具体码率和延迟之间的关系

不过正常码率清晰度已经可以了,延迟性能比较好的无线路由器可以控制在25-35ms的样子(尤其是更新后关闭数据加密encrypt local traffic,降低了延迟,拉150m也能保证延迟不爆炸),一般来说也可以接受,如果玩对延迟有需求的游戏可以改link有线串流,如果要挑战光剑最高难度那种,建议玩Quest本身移动版本的光剑。
不过官方也在不断改善串流算法,总体来说清晰度持平或者略超INDEX的,当然延迟比不过"电竞"味高刷新还专门低延迟优化的INDEX。
但无论如何,考虑他只卖2000不到,还有无线,还要啥自行车啊?
耳机缩水成一个类似手机扬声器的东西,音质相当渣,不过留了耳机孔,自己换个入耳式耳机就行了,考虑他只卖2000不到,还要啥自行车啊?
瞳距条件采用前面说的半软半硬瞳距调节,屏幕不能移动,镜头可以,分三个档位,分别是58mm、63mm、68mm(实际上可以通过第三方手段实现58-70 13档调节,具体看文章最后配件推荐)
虽然有所缩水,但作为入门级有这样性能,官方售价是299美元,国内到手大约2300,便宜到这个程度,还要啥自行车啊!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8530

最大的缺点,是OC被脸书收购了,所以有墙,解锁需要能UDP翻的路由器,然后绑定FB账号,而天朝人民申请动不动被封号,需要人工申述解锁,并且无线串流还需要申请开发者模式(有点像安卓的调试模式,可以安装不经过验证的程序,甚至包括安卓应用)。
Quest上手激活:
https://docs.qq.com/doc/DUkZJalRpZHNEamNY
玩转Quest: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z4y1o75v
FB账号被封提交工单:https://tickets.oculusvr.com/hc/zh-cn/requests/new
重置Pin码:https://secure.oculus.com/my/security/
ALVR/VRidge串流:http://www.vr42.com/t/190
其他:http://vr42.com/t/193
对于折腾能力较强的玩家来说没啥问题,但对于折腾能力没那么强的玩家么,群里天天看到一堆被FB账号折腾得欲仙欲死的玩家,所以如果对自己折腾能力没自信的,别自己海淘,贵点也买淘宝二道贩子的,一般会有客服教你解锁……
-有一个旧版的OC Quest 1,是前代,1600x1440x双眼@72hz三星P排AMOLED,硬瞳距,里面芯片是高通骁龙835,总体来说比2代差远了价格也比2代贵,不要买错,一般只推荐二手。
-OC Quest 2跟手机一样,分64G/128G(2021年中64G升级到128G加量不加价)、256G版本,价格分别是299刀和399刀,考虑到移动端应用或者游戏体积偏小,且天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拿来当PCVR用的,一般买64G/128G就行了。移动端一般就买一个VD无线串流用,加一个光剑(如果打高难度,串流的延迟还是有影响的,Quest版是本机运行就没这问题)
-另外,Quest2的官方配件又贵质量又差,连PC专用线就是一个普通USB线,精英头戴还不如淘宝山寨货,非常不推荐……
<hr/>(未出)Meta Quest Pro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347
代号Cambria的Meta家高端头盔,已知使用mini led屏幕,带眼球跟踪,可以通过前方高清摄像头“穿透视野”看清现实世界。价格“大于800美元”。
<hr/>
PICO NEO 3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280

国产高仿版的OC Quest2,也是可串流PC的VR一体机,无论屏幕还是内置芯片甚至价格都跟OC Quest2一模一样。
缺点是,虽然用的跟Quest2相同的多摄像头图像识别技术,但PICO在算法优化累积上不如老牌大厂OC,定位系统只是能用级别,距离好用还有一段距离。
优点是,作为国内品牌,没有Quest2账号解锁问题,保修方便,自带的头戴比较舒服,等于自带Quest2官方精英头戴。
另外,公家采购可以开票,又是一体机可以独立运行程序……

小派8K系列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827
面向发烧友+土豪的VR,虽然是2020年底出,但划分上应该是2021代盔皇,现在VR天梯图的顶点、
小派家是众筹起家,相比STEAM那种四平八稳的水桶机,玩的是极端极端加点路线,屏幕大力出奇迹,但其他方面就一般了,软件有些小毛病,但会偶尔更新鸡血驱动战未来(理解为官方超频压榨潜力,之前5K+的屏幕从90超到现在144了)。恩,你理解为双芯A卡,性能强大但驱动拉胯就好了……
而8K系列是小派家的旗舰,有8KX和8K+两个版本。
8KX是LCD屏,有两种模式,原生8K模式3840x2160x双眼@90hz/75hz(只有30系N卡才支持90hz),屏幕10度倾斜,像素密度大概24,大概等效1080显示器,是现有清晰度并列第一的。
也可以开启伪8K模式,实际2560x1440x双眼,拉伸到3840x2160x双眼@114hz
(实际上8KX分成2个版本,2022版本只有3840x2160x双眼@90hz,且必须N卡,2022之前的版本据说可以支持A卡,有伪8K模式)
8K+屏幕跟8KX一样,但是没有8KX的解码芯片,没有原生8K模式,只有伪8K模式
另外还有一个实验品性质的老8K,只有伪8K模式80hz,且用的是P排屏幕,性能差很远不要买
其最大的特点,是小派系列独有的超宽视角,最大180度(小派家视角3档可调,大概20度一档),画面可以一直覆盖到眼角余光区域,相当于VR里面的,而其他民用VR里面最大的INDEX也不过115度。超宽视角在沉浸感方面有优势,利于坐着玩的,比如驾驶和观影等,但比较两极分化,喜欢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不喜欢。
缺点是超宽视角的光学非常复杂,有畸变,类似不戴眼镜的人戴眼镜后的感觉,以及快速转动头部时视野边缘画面有种水流感。(因此只推荐眼镜党,因为通常来说戴眼镜的时候视野区域外的畸变和异常早已习惯,而小派的视野比眼镜大。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9737

凭感觉画的小派边缘畸变的大概感觉,人眼椭圆形视野两侧余光区域,有一块发灰、画面扭曲的区域,就像玻璃杯/瓶子底部边缘,并且转动头部能看到些许流水状的画面波动,敏感的人会被吸引注意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生8K模式90hz只有较新的N卡才支持(因为8KX的分辨率已经超过了DP1.4接口的带宽上限,需要显卡压缩),30系应该都能支持,20系不知,买8KX的玩家要注意确认自己的显卡,最好先咨询一下小派客服。
使用硬瞳距调节,同时也提供了软瞳距调节功能。——作为面向骨灰玩家的VR,小派配套的软件PITOOL有相当多自定义选项,比如调色(小派默认屏幕颜色惨白,需要手动拉高对比度),调整瞳孔左右和上下位置等等,但早期不是很稳定,BUG较多,到现在已经修得可以了,只是偶尔有些小毛病插拔头盔能解决大多数问题。
定位系统跟INDEX一样用的灯塔定位系统,但是小派只专业做头盔,没有基站,虽然有手柄但质量也差的不行,通常都是直接通用INDEX或者VIVE系列的手柄基站,通常是买个2000左右二手VIVE 1.0套装解决,官方和半官方店也有VIVE手柄+基站,和INDEX指虎+基站套装卖。
更新:最近出了小派自己的手柄,但质量一言难尽,不是特别推荐。

有国行,8KX 价格昂贵,8KX单头盔官价9999,买耳机+799,但很快就有官方降价,一些不习惯的玩家会卖二手的99新,可以咸鱼蹲一波。
8K+虽然官网定价7999单头盔,但JD淘宝已经跌价跌成狗,已经近乎低一档的5K+的价位了。
显卡要求大概是2070s以上,可以开固定注视点渲染减少显卡压力,需要显卡支持可变速率着色VRS特性,20系或以上N卡,6000系以上A卡未来应该也支持。原理是视野中心高分辨率渲染,余光区域低分辨率渲染,不过缺点是会见到高低清的分界线。(这个技术的完全体,是配合眼球追踪,眼睛看到哪里,哪里就渲染高清)
另外品控似乎不是特别好,遇到定位抖动之类的问题请立即申请退货。
主要推荐平常戴眼镜,并且有一定折腾能力的的玩家。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750

其他网友的拍屏,我手机不行拍不出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2183

其他网友的拍屏,我手机不行拍不出

8KX评测参考:
8K+评测参考:
小派官网(官网联系客服能拿到优惠代码),JD也有卖的。:

-因为倾斜角度过大,有些人鼻梁没那么高,会看到双眼中间的黑影,解决方法是把物理瞳距调低,然后把软瞳距调高。

小派5K系列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4900

小派5K系列

小派家2019代产品,有好几个型号。
小派5K+是主力型号,也是最完善的,基本上要买只推荐5K+。分辨率2560x1440x双眼 LCD屏幕,144hz,硬瞳距调节。
有小派系列特有的超宽视角,宣称FOV 200度,实际最大170度(小派家视角3档可调,大概20度一档),像素密度大约17,硬瞳距调节。
同样采用灯塔定位,同样没有基站手柄,要配VIVE或者INDEX的。
跟8K+一样,实际价格比官网价格要低,具体看市价,

5K系列其他型号还有
小派Artisan,5K+廉价版,缩水FOV到130-140度,也就是1700x1440x双眼的版本,但价格便宜。
小派5K XR,5K+屏幕换成P排OLED,刷新率也剩下82hz,清晰度还不如标准5K+,主要是一些喜欢OLED色彩的人买。
小派老版5K,很少见,5K+的实验品。
<hr/>(未出)小派Crystal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9443
小派家2022代次旗舰(或者比起参数魔怔大力出奇迹的12K,这个Crystal才是比较正常人的旗舰)。
分辨率一说5760x2880x双眼Mini LED屏幕,但怀疑是“组合”分辨率实际2880x2880。
带QLED量子点技术,160hz,硬瞳距调节(宣传有自动瞳距调节功能),0-700度近视调节,并带有眼球跟踪模块。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9250
没有了小派祖传的200度超大视角,但换来了更高的PPD像素密度,特色是2套可以手动替换的镜头(宣传说还是玻璃制高端货),一套是大视角镜头(140对角,实际130FOV)+35 PPD,另外一套是高清晰度镜头(对角120,实际110FOV)+42 PPD。是民用VR已知最高的PPD清晰度。

定位系统,默认图像识别定位,可以加钱选配“灯塔”基站定位模块,
默认有线连接,但根据宣传,可以加钱选配Wigig无线模块,另外自带XR2芯片,12K吹逼说能wifi串流或者5G流量串流(但这个分辨率估计撑不住)。
价格未知,但估摸配上全套万把块钱没跑了……不过小派老用户可以用旧头盔购买价抵数。

——至少小派是这么宣传的,但我按照小派的吹逼,分辨率和PPD根本对不上?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4359
5760x2880分辨率
42PPD
110度水平FOV
PPD=水平分辨率/(水平FOV-倾斜角*2),倾斜角一般5-10。
5760/(110-10*2)=64 PPD啊,这不都超过视网膜了?哪怕倾斜5度,也是57.6 PPD,小派怎么能吹逼怎么会只吹42PPD?
反过来,(5760/42)+10*2=157度,小FOV透镜组就有接近160度,大FOV透镜组不直接180度以上?按小派的尿性怎么可能只吹110度FOV啊。
怀疑这个数据,小派Crystal该不是实际上是2880x2880x双眼(“组合”分辨率5760x2880)吧?
实际FOV是90度,2880/(90-10*2)=41?

(未出)小派12K Qled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220
小派家2022代的旗舰,堆参数堆到魔怔级别了,各种大力出奇迹。
基本跟上面Crystal相同,只是屏幕分辨率更高(但一直没有具体参数),保留了祖传200度FOV,刷新率高达200hz。
各种加钱模块也有。
总之个人对这个夸张的参数有点……
售价2399美元。全套1.8W起步……不过小派老用户可以用旧头盔购买价抵数。
<hr/>Varjo Aero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9699

Varjo是专做高端商用VR的厂商。旗下都是超级贵的牛鬼蛇神。其中XR-3/VR-3是商用型号,售价好几万,而且不开放一般人开放。Aero是面向个人的,价格也高达1990美元(税+运费1.4W左右)的牛鬼蛇神,现阶段理论上的盔皇。
商用的XR-3/VR-3,是双屏叠加设计,底屏是一个mini LED,然后有一个会随着人眼移动的mirco OLED小屏(应该是以投影的形式叠加),小屏的PPD超过了人眼极限。
民用的Aero则没有了那个座位灵魂的小屏,只剩下一个mini LED大屏。
具体参数看下面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175

<hr/>HTC Cosmos系列(基本版/精英版)


HTC 2019代的中端(定价高端)头盔,有4个版本,但对玩家来说,主要关注的是普通和精英两个版本。
所有版本都是1700x1440x双眼LCD屏幕,大概100-110视角,像素密度大概16,刷新率90hz,总之中规中矩。
区别在于普通版用HTC自家(疑似与高通合作),精英版用
普通版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5179

普通版的特征是前面板3个摄像头+左右2个摄像头,
采用类似OC rift S 的图像识别定位系统,前面也说过,图像识别这东西很吃算法优化,HTC技术力不足,导致定位不稳定,毛病很多,比如准确度低(有机构测试,误差是普通正经VR的5-10倍),或者对光照有较高要求(早期甚至需要全家台灯照着补光,贴吧有哥们为了COSMOS把全家换上了高瓦数的灯),属于负面典型。
是大坑,个人强列不推荐。刚发售定位系统翻车的时候,群里一堆玩家哭着要退货,被官方客服踢皮球实在是印象深刻。(需要寄回去检测,有质量问题才能退货,但性能低下不是故障所以不给退)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653

COSMOS抛售都没人要

而且即使只算纸面性能,也就比2019代入门级的OC rift S强一些,跟2021代入门级的OC Quest2比完全是被全方位无死角吊打,更别说2021代中端的HP reverb G2,但官方价格高达5899,等于Quest2两倍,比HP reverb 还贵入门级的性能,高端的价格,性价比极低
精英版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627

在普通版上加装额外定位模块,换成了灯塔定位系统,并且搭配了VIVE 1.0基站手柄,比起普通版翻车的图象识别定位,无疑是靠谱了。
总体来说各方面都中规中矩,性能上算是2019代中端货,不如高端的INDEX,但比低端的OCS强。
然而HTC一贯定价的尿性,价格高达7988,性价比不佳,真要买只推荐二手。
优点是有无线模块有国行能开发票(对公采购)。

<hr/>

HTC VIVE PRO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783

HTC VIVE PRO

2018旗舰,性能均衡,但是价格贵出屎,性价比极差。

1600x1440x双眼三星P排AMOLED屏幕,110FOV(实测100左右,像素密度16,P排-20%=12.8,但光学设计落后,清晰视野占比不如2019代以后的新货),90hz,硬瞳距。
采用灯塔定位,支持后续升级全身跟踪。
优点是拥有现有最齐全的配件,有专用无线模块,最贵的EYES版还自带眼球跟踪模块。
综合性能不如index这样的2019旗舰,但在2018代里面算是最好的了。

但是……价格如杀猪。

单头显6488,1.0定位套装(带基站和手柄全套)9888(之前8888,卖不出去决定逆势涨价到9888,这操作……),2.0套装11888,自带眼球追踪模块的升级款VIVE PRO EYE+2.0套装13888
总之HTC定价简直沙杀猪,V社亲自下场做头显的主要推动力,现在被Valve index全方位吊打,被2021代全体按着打,HTC倒闭,请。
另外,VIVE PRO现在有无线模块,不想要VR线的玩家可以买,有Intel的和传送科技两种,Intel的质量更好。
总之性能没毛病,但全新太贵不推荐,推荐买二手 。
<hr/>HTC VIVE PRO 2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966
VIVE PRO的2021代升级版,屏幕升级到2560x2560 LCD屏幕,大幅升级了分辨率,其他参数跟1代差别不大,价格也保持了1代相同的贵出屎水平(单头6888,套装10000+)。
像素密度理论上和G2、8KX并列第一,但不少玩家表示光学优化较差,实际清晰范围缩水,实际清晰度也不如G2……
贴吧老哥总结PRO2优点的时候有一句话,我觉得很精髓
3、Pro2差评如潮意味着二手贬值率非常高。咸鱼上一位大哥一个月不到的Pro2,带1.0基站和指虎,就只卖个单头显的官方指导价。摸摸自己的钱包,还有啥缺点忍受不了的?
真的想要PRO2,直接咸鱼等腰斩二手。
<hr/>
HP Reverb G2系列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2775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5134
2021代中端,INDEX和微软MR系列的缝合怪,同样加点偏屏幕,但没小派那么极端。
最大的卖点是高分辨率屏幕,2160x2160x双眼@90hz的LCD屏幕(理论上大约等效1080屏幕)。并且G2的光学是V社/STEAM设计的同款,虽然不如INDEX本体但也差不太远,加上像素量比INDEX翻倍的分辨率碾压,清晰度高了一个级别,跟小派8KX清晰度并列第一。对于那些开飞机开车要看仪表盘的人来说很合适。
默认面罩FOV较小,实测只有80左右,比一般VR小一圈,有潜望镜效应(视野边缘看到黑圈),并且也有INDEX夹脸问题,但此时像素密度浓缩后达到了惊人的27(略微超过了1080屏幕)。
不过跟INDEX一样,可以购买第三方宽脸面罩改善,完全不要海绵极限110度,正常情况下更换宽脸面罩,大约能提高到90-100FOV的中规中矩水平,此时像素密度降低到21-24,但潜望镜效应就大幅下降了,个人认为是值得的。
并且跟INDEX一样,默认面罩会夹脸并导致视线无法对准中轴而不清晰(测试方法是不要面罩手捧着靠近眼睛),需要搭配宽脸面罩,以及小磁铁(6mm直径1mm厚度的小磁柱,适用于一些额头偏高或者偏低的人)。

定位系统采用微软多摄像头图像识别定位,属于中规中矩的等级,值得注意的是必须win10较高版本,插上去就会自动安装windows混合现实门户,玩STEAM VR则要在STEAM里安装一Windows Mixed Reality for SteamVR。
耳机采用了INDEX同款的VR听声辨位专用声场耳机,另外重量在所有VR里面是最轻的一档
总体上来说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头盔基础上,把有限的预算全堆到屏幕分辨率上,对于需要辨认方块字,兼用VR看电影,注重分辨率的天朝人民来说,这个加点方案相当对胃口。
同时有国行和保修/客服,国行指导价5388,这一点也很适合天朝人民。

G2评测参考:
--现阶段国行怀疑是偷跑版,小毛病不少,最重要的缺点是,AMD主板会出现USB不兼容问题,需要用PCI-E转USB3.0转接卡(我用的这个https://item.jd.com/100013297906.html)。
建议下一批稳定版再入手,比较稳定应该是2021年1月中旬左右,全球发售,海淘的话便宜一点,日本HP官网59800日元(大约3800,算税运费在4500左右,如果有亚马逊直邮税运费更低,估计能到4200),但不知道有没有保修。
--MR系列必须win10,版本最好新一点,不要"精简版",VR相关组件通常会被精简掉。
--注意到win10商店手动更新驱动软件,虽然理论上自动更新,但win10商店的更新网络问题很容易卡住。
--设置是在windows设置--混合现实里面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2674
--之前有一个旧版的HP Reverb G1,是G2的前一代,分辨虽然一样高,但光学设计稀烂,清晰FOV小的可怜(但据说后期版本光学有改善,但我没试过不确定),还是软瞳距,注意不要买错G1

<hr/>

三星MR+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609

三星MR+

屏幕是上面VIVE PRO 1代同款,1600x1440x双眼三星P排AMOLED屏幕,FOV也差不多,(像素密度16,P排-20%=12.8),90hz,硬瞳距。
有MR+(也叫玄龙2代)和MR无加号版本,MR+多了一个模糊化光学滤镜,以细节模糊化为代价,大大降低了纱窗和瞎眼感。
微软MR定位双摄像头版,相比G2的多摄像头版,比较过时,只有前方2个摄像头,手放在侧面会进入跟踪死角,总体来说能用但不爽。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109

微软MR定位双摄像头版的跟踪死角



最便宜的VR,2018入门级的代表,当时只要299美刀甚至249刀,算运费税到手不到2400 ,引发了一股热潮,很多人买来当尝鲜/过渡用VR头盔,因此现在国内存量相当可观。
然后最近被同样299刀但性能全方位吊打的OC Quest 2一刀腰斩,咸鱼价格暴跌,一千多就能入手,从此成为VR中的丐帮帮主
适合预算较低的VR游戏玩家,以及单纯尝鲜/看电影等等用途,毕竟屏幕不差,非游戏定位死角影响不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R+是HDMI 1.4接口能用最好的VR了,绝大多数VR都要DP,所以如果你是只有HDMI1.4的笔记本,就只能没得选了(当然你也可以选走USB或者WIFI的OC Quest 2)。
<hr/>(未出)松下MeganeX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705
超轻型VR的代表,眼镜式的设计,只罩住了眼窝,连双眼之间都是空的,整体重量只有250g,且相当部分重量包含在眼镜腿上,压在脸上的更轻,佩戴舒适度估计爆表。
分辨率2560x2560x双眼,Kopin的Lightning显示系统,1.3寸Micro OLED,支持HDR和10bit,刷新率120Hz。
FOV根据Kopin的宣传最大95度PPD大概27,不过因为Micro OLED色彩对比度高,边缘锐利的缘故,主观清晰度更高一些。
自带左右眼镜腿前方双摄像头图像识别定位,但双摄像头必然存在死角+松下的定位技术个人不抱希望,能用就算赢,且现阶段没有手柄的相关信息。——估计最后就是当成单头盔用,然后搭配"灯塔"基站手柄使用。
通过type-C/DP有线连接。
个人打算配合STEAM  DECK或者win掌机挂在腰上,作为随身虚拟巨屏使用。
售价"小于10W日元",也就是5000左右。

Arpara 5K VR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727
亲测是坑。
有2个版本,纯PCVR版和一体机版,理论上跟绝大多数没有自己定位系统的国产山寨一体机一样,只支持Nolo定位,玩游戏体验很差。
但是有额外灯塔定位系统配件,使得他在硬件上有很强的优势。
最大的特点是屏幕用了2544x2544x双眼的Mirco OLED(但现阶段满分辨率只能跑70hz,手动超频最高2400x2400 90hz),作为新锐的屏幕,Mirco OLED兼有比LCD更高的分辨率和OLED色彩,不过尺寸做不大FOV不容易做大,且支持屈光度调节(-100到500度,也就是一般近视不需要配专用镜片)。
同时它是短焦VR,短焦VR就是用FOV换轻便,虽然FOV只有中规中矩的水平,但远比其他VR薄,纯PCVR版本体重量只有250g。额外的灯塔定位套件重量在120g左右。
缺点除了之前说的,刷新率和定位系统卫星状态之外,主要是Mirco OLED和短焦VR共有的缺点,FOV偏小,用力怼眼怼到睫毛扫镜头,也只能到Quest2略小一点的水平。
纯PCVR版单头盔3999,等于INDEX级别,但考虑到最新锐的屏幕价格也还能接受,但是这只是什么都没有的裸头盔,灯塔定位套件1399,3.5米DP+USB三合一线699……实际价格接近6000单头……
不过官方之前做过预售打骨折活动,套装549美刀,未来国行可能有比较便宜的套装。
有国行。
但是现阶段属于大坑,软件适配有严重缺陷,不支持VR直连技术导致延迟高,光剑玩着都头晕,品控也一堆小毛病,总之体验一言难尽……不推荐。
详情见我的评测:

PSVR

这个游戏主机专用,用在电脑上也需要插PS4+专门软件非常麻烦。2016年入门级的VR,到现在2016年旗舰的VIVE初代都沦为充话费送的电子垃圾,本来就属于低端的PSVR性能更是VR下水道级别了,但PS4就只能配他没办法,个人不推荐,硬要买的话请买二手咸鱼货。
折算后单眼1080x960,索尼自产的RGB排列AMOLED,90hz,软瞳距。纸面上和VIVE差得不算多,但受到PS4性能限制(电脑VR一般最低要求1060,PS4性能大概只有1060的1/3)清晰度和帧数缩水,游戏画质会差一个档次。
跟踪是比较落后的可见光定位,头盔定位效果尚可,只是定位范围很狭窄,一不小心就会提示出范围,不像现在标配房间范围跟踪的VR,只能站着或者坐着玩不能走动,且只有正面180度不能转身。
尤其致命的问题,在于手柄定位极差,标配的MOVE手柄原本是体感游戏用的,定位精度只够玩相对简单的体感游戏,抱着废物利用的态度用在PSVR上,结果就是PSVR的精度很差,手感不"飘",打枪也不准,达不到VR及格线。
同一个游戏,PSVR版比电脑VR效果要差不少,甚至由于定位不佳,体验还不如Quest2本体的移动端VR游戏。
最大的优势是独占游戏,但其实大都流程不长,电脑或者Quest2也有替代品,价格还死贵死贵的,实在要玩,个人推荐租机器,连设备带机器和游戏光盘,几天把少数几个喜欢的独占玩饱了就行了。
基本上个人不推荐买PSVR的,除非非常喜欢用PS,那么买一个二手的玩玩也可以。

(未出)PSVR2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2697

还没发售,必须搭配PS5使用,需要有线连接。
2000x2040X双眼,RGB排列OLED(注意是RGB排列,不是实际缩水的三星P排OLED,也不是更高端但尺寸过小的mirco OLED),支持HDR,FOV大一些(宣称110),PPD跟Quest2差不多(1832x1920 对2000x2040,横竖向各9%,但FOV也大一些稀释了)
跟Quest2类似,也是4摄像头图像识别定位,因为没发售不知道实际跟踪高效果,但再怎么也暴打PSVR1代那个垃圾定位系统。
特点是搭配了眼球跟踪,并且作为主机游戏设备,游戏有条件都会支持注视点渲染,随着游戏画面进一步提升,能有效弥补PS5性能不足的问题。
另外一个特点,是有PS5手柄特色的自适应扳机,以及脸部会有振动器,自适应扳机在非VR游戏中表现一般,但对于VR游戏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hr/>其他旧机型


HTC VIVE一代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9627

HTC VIVE 初代

灯塔定位,1200*1080 P排AMOLED,110FOV ,90hz,硬瞳距。(实际100 fov,像素密度12,P排-20%=9.6)
支持后续升级全身跟踪,有无线模块。
2016代旗舰VR体验店标配定位好,但屏幕严重过时,全新4888,二手2000+左右,二手VIVE注意有减重版和非减重版的区别,减重版略轻一些,其他差不多。
注意,VIVE原版佩戴并不舒服,要额外配畅听头戴才比较舒服(全新700+,二手比较便宜)。
总之现在完全过时了,基本上就是买基站手柄送头盔性质,买INDEX或者小派单头盔,然后买一套VIVE拿基站手柄搭配用,头盔算充话费送的。
另外,VIVE也有无线模块。
<hr/>OC rift CV1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678

OC rift CV1

星座定位,1200*1080 单眼AMOLED, 110FOV(实际90),90hz,硬瞳距。
开启了VR时代的头盔,可惜已经是时代的眼泪
更早还有DK1、DK2版本,是给OC众筹玩家的测试版本,性能更低,对于现在来说只能当收藏品用了。

Meta rift S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812

OC rift S

2019年代入门,OC家的纯血统PC VR,
1440x1280x双眼LCD,刷新率80HZ,FOV宣称110实际90(由于这款VR是纯软瞳距,镜头和屏幕物理位置都不动,瞳距大的人会损失FOV,瞳距小的人会扩大FOV)。定位系统也是OC多摄像头图像识别定位。
最大的缺点是软瞳距,无法完全对准眼睛中心,并且按照美帝瞳距标准只支持61.5-65.5mm,有一半左右天朝玩家会瞳距超标,另外80hz也是个缺点。
价格399美元,当年是挺香,今年OC家的Quest2性能比他强一倍,只要299,这个就完全过时了。


其他微软MR
有很多牌子,都是清一色微软MR定位,1440*1440 RGB LCD(但不是新一代的LCD,响应不够快,有明显拖影),软瞳距,体验不咋的,现在已经相继停产很难买到了。

<hr/>
国产山寨/非正规VR
Pico Neo 2/Pico Neo 2 lite,跟Quest2一样,是单块4K LCD屏幕隔开成2个,单眼分辨率和Quest 2一个档次。头盔采用图像识别,手柄采用独特的电磁定位,实际测试头盔本身跟上面COSMOS普通版差不多,不是很稳定但修补修补还算能用,手柄的电磁定位倒是挺不错。里面的芯片是骁龙845,比Quest 2的XR2(等于骁龙865)差一些。然后有一些国内应用,算是国内生态比较好的。VR一体机里面如果不选Quest就只有它了,个人用户还是Quest 2,国内采购要开票这种,又不上PCVR想要移动端的,也就只能选他了。
HTC VIVE Focus/HTC VIVE Focus Plus,HTC的老一体机,有两个版本,无Plus版只有手机级3DOF定位(只能坐着转头不能移动),Plus版才有6DOF,用的自家超声波定位,实际效果相当差。屏幕是1600x1440x双眼 三星P排AMOLED屏幕,跟VIVE PRO、三星MR一样,有点过时了。
华为VR Glass,特殊的所谓短焦VR,光学不如一般VR,但短焦让光学镜片只有啤酒瓶底眼镜那么厚,整机很轻薄,自带可调近视镜片。本身没有处理器,需要插华为手机用,本身定位也只是手机级,要玩游戏只能装NOLO,前面也提过体验很差,现在基本就是插手机轻薄看电影的定位,以后加上图像识别定位和裸手跟踪应该挺有前途的。



<hr/>VR常见问题

我有重度近视,是不是基本告别VR了?
其实VR是可以配眼镜/隐形眼镜使用的,不过眼镜不一定能塞进狭小的VR里面,戴眼镜也不那么舒服,推荐用定制镜片,淘宝有卖的,也可以买个镜框自己去眼镜店定制。
通常有卡口式和磁吸式两种,FOV比较小的VR随便选,FOV比较大的(INDEX那种)选卡口比较好,因为磁吸底座比较高会稍微影响FOV——近视镜片越靠近VR镜头,对VR本身光学的影响就越小。
镜片没有什么特别讲究,什么防蓝光、镀膜都对VR没意义,硬要说的话,阿贝数/非球面/折射率那一套有点意义。
如果一定要戴普通眼镜,推荐给VR镜头贴个膜,现在眼镜本身都有什么高硬度的防刮花镀膜,VR镜头没有,而带VR磕磕碰碰难免,两者相撞的话可能留下轻微划痕。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2980

VR专用近视镜片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5537

VR专用近视镜片安装后

玩VR显卡要多少?
2019代及以前,1060可以满足大多数游戏中效,不过index专业昂最高可以跑144hz,1060只能开90hz模式,想要开满144帧需要1070ti或以上。
21代及以后,推荐至少2060s,小派8KX之类的最好2070s以上。
如果是小派8KX这种超宽屏的,因为三角函数原因,视角越大显卡压力会几何上升,显卡不行只能开中小视角模式,想要开满最好有20系显卡,因为20系显卡支持VRS(16系记得也有不确定),小派可以开启固定注视点渲染技术,大幅降低显卡压力。
由于30系提升过于强大,此问题改成3060默秒全。

玩VR要多大空间?
我是2*1.8空间,大概人站在中间,脚向前迈,手伸直不会撞到东西,是比较适宜的大小,实在不行背后可以妥协成长方形。

VR凑近看怎么看不清东西?
这是现在VR的固有缺陷,因为成本限制光学设计上都是固定的,所有画面实际上都是在几米外成像的(因此VR不会导致近视,但近视要带眼镜),凑近之后人类瞳孔会变焦,但画面是在几米外无法匹配。
可变透镜现在成本比较高,等吧……

<hr/>VR配件推荐


近视镜片


VR的透镜实际上是望远镜反过来,虽然屏幕距离人眼不过几厘米,但画面成像实际等效于距离人数米远(所以VR也不会导致近视),所以近视的玩家会看不清画面需要戴眼镜。
常规的眼镜可以戴,但往往不舒服,因此会配专用的近视镜片,淘宝可以定制,覆盖在VR镜头上就行(相当于给头盔戴眼镜)。

特别的,有一些近视镜片,还带有瞳距检测和瞳距档位设置功能(Quest2用),Quest2用户推荐。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11.175812feNPE0dN&id=638558063666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7262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4187

面罩

前面介绍提过,INDEX、G2针对欧美窄脸设计,天朝人容易出现夹脸的问题,需要用宽脸面罩避免。
同样前面也说过,较薄的面罩可以提高FOV,所以对于G2、OC系部分头盔,可以通过薄面罩提高FOV。
另外小派系有些人会看到鱼眼状(就像通过凸透镜看东西)的畸变,这是眼睛-镜头距离不对导致的,也可以通过面罩来修改。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1008

INDEX 宽脸面罩

如果感觉闷热的话,可以买皮质面罩,介意鼻子漏光,可以买鼻垫。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736

Quest2 透气面罩和鼻垫

透气面罩
如果面罩感觉闷热/镜头起雾,最简单的方法是给面罩开孔,大多数面罩受力都在上方和下方,两侧并不受力,可以买一个第三方面罩,剪掉掉一部分海绵通风,只要保证不左右摇晃就行,淘宝也有开孔的透气面罩卖。
可以降低内部水汽积聚,缺点会导致漏光,介意的话,灯塔定位系统不需要可见光,直接关灯玩就完事了,图像识别定位系统的VR,一定要的话可以买一个红外线灯,肉眼看不见红外线,但摄像头可以,不过总体来说对定位会有一定影响。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2177

极端一点直接剪开INDEX原装面罩改造

顶天立地杆

灯塔定位系统的(index/小派/VIVE)要用到基站,如果家里不想钉墙的话,可以买支架,除了那种占地面积颇大的三脚架之外,还有一种伸缩杆支架,顶部撑住天花板的,下面顶着地板,占地面积比较小,推荐空间不足的玩家买。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9336
改良头戴


部分VR原装头戴舒适度较低,或者耳机配套较差,可以通过购买对应3D打印的转接件,更换第三方头戴。
常见有两种。
仿PSVR战斗头戴设计,采用类似PSVR/三星MR+/OC rift S的“光环”设计,会把脸上的压力分担到额头上,然后自行搭配第三方耳机,舒适度较高但稳定度低一点。。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5929

另外一种是仿VIVE初代的畅听头戴,给初代VIVE配的畅听头戴,玩家发现可以通过转接件搭配其他VR用,从而改善佩戴舒适度,后来很多第三方头戴也参考了这个方案,舒适度低一些但比较稳。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556

还有一些尝试融合两者的,尤其是Quest2用户推荐这种设计的小宅系列头戴,完爆Quest2官方精英头戴几条街。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506

帽子防风绳
非"光环"头戴设计的VR可以用,减轻脸部压力。
也有更高端的魔术贴版,还有上面那个头戴自带款,具体看个人爱好。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3200

INDEX+帽子防风绳,舒适度更高,佩戴更方便

手柄枪托


通过磁铁之类的东西,把VR手柄固定在一个枪模上,使得在游戏里可以抵肩射击,提高精度和手感,几种主流VR手柄都有。
分为枪管上置式(枪管在上面手感较好,适合灯塔定位系统的VR比如INDEX)和枪管下置式(上置式枪管会遮挡手柄影响定位,所以图像识别类VR比如Q2最好用下置式,如果一定要枪管上置式,最好选一个跟手柄颜色相反的,遮挡圆环少的,玄学上可以减少干扰。)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2076

散热模块

INDEX因为前方有直通头盔内部的透气孔,和预留DIY用的USB接口,因此有人开发了肥宅快乐扇,从头盔内部抽风,避免头盔内部闷热,尤其是大运动量游戏。
自制教程:
dumplingpro:Steam Index肥宅快乐扇DIY教程(含其他舒适度套件推荐)
买成品的话,国内最好的是真绝一门那家的,推荐手动控制转速版,智能温控等你大汗淋漓了才来吹已经太迟了,是否上猫扇版就看自己钱包了。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729
Quest2也有类似的东西,但因为没有INDEX前方直通风道,效果没那么好。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1

DP延长线/DP信号中继器

适用于电脑主机在房间,游戏空间在客厅这种情况的玩家。
一般5米以下,购买DP1.4以上,质量比较好的DP延长线,搭配母对母转接头即可。(VR传输带宽要求较高,国内不少线质量缩水,所以买高一点稳妥一点,另外国内DP延长线都是公对公,要搭配母对母转接头使用)
对于5米以上,DP信号可能会过度衰减导致不稳定,此时可以选择光纤线,或者购买DP中继器(需要插电源,会给DP信号额外增强)
类似这个

Quest 有线串流用的USB延长线则随便买个好点的就行,因为Quest2都只是USB 2.0....

脚控移动/VR鞋


VR为了避免晕3D,通常来说都会有瞬移模式,只要你的VR定位及格,显卡帧数能稳定,瞬移能近乎100%避免晕3D(即使是我这种第三人称尾随视角都晕的重度晕3D患者)。
但是毕竟瞬移模式没有传统平移代入感强。
对于玩FPS不晕的人还好说,VR的平移晕其实是FPS晕相同原理,只不过VR代入感比FPS更强,所以玩FPS不晕的人,可以通过锻炼消除VR平移晕。
而对于FPS也晕的人(比如我),想要玩平移,就要用到脚控了。
VR平移晕的原理,其实主要是大脑明明感觉自己脚没在行走,却看到画面在行走,大脑觉得这不科学导致的。(所以VR骑马、高速跳跃、甚至飞行,哪怕画面一摸一样,只要大脑"认为"自己不是在行走,哪怕脑补的,就不会觉得晕)
脚控移动就是让脚动起来,骗大脑自己确实在走路,大脑觉得身体在走路,画面在走路,就是走路没跑,信了,就可以了。画面和脚动作同步度越高,晕3D程度就越低。

最简单就是原地踏步控制移动
软件方案:
这个方案是最便宜的,买一个叫Natural Locomotion的软件
原本功能是玩家拿着手柄摆动手臂,软件会把手臂的摆动映射成按键,控制游戏移动。后来作者开发了新功能,支持脚上绑两个VIVE track跟踪器、或者两个旧手机、或者腰上1个旧手机+两个旧NS手柄(手柄漂移的报废货也可以,只要蓝牙和陀螺仪能用)、或者2个旧PSVR手柄,然后原地踏步,控制游戏移动。
效果的话,毕竟比较简陋,调教不好步幅有点奇怪,都是匀速运动,就像贴地飞行,效果倒是还行,我一个重度晕3D从2分钟吐,变成20分钟只是天旋地转。

KAT Loco方案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114
国内做VR万向跑步机的KAT公司出的。
原理跟上面那个一样,实际上是在腰和双脚上绑陀螺仪,只是省得你到处找旧手机旧手柄拼凑了,同样通过脚上下运动来映射按键,控制游戏移动。
体验比上面那个好一些,也省心一些,不过价格要七八百。

VR鞋方案

个人向VR硬件推荐/选购指南(更新到2022)-6882
实际上是穿在脚上的滚轮鼠标,默认用法是坐在吧台椅上,然后用脚划地,把底下轮子滚动的信息,转换为按键信号(STEAM里是模拟成一个特殊的手柄……不对,脚柄),实现行走的。
对于官方有官方脚柄设置方案的游戏,调教比较好,轮子能体现位移,而不是纯粹匀速运动,相对同步率比较高,晕3D下降明显,我大概是2分钟吐,变成20分钟只是略微难受,还能再战一小时的感觉吧。
但是没有官方设置,就看自己了,调教不佳还是有点匀速运动。
主要是玩巴普洛夫之类VR-FPS游戏的,动作游戏你坐着砍坐着互动也是有点蛋疼。

理论上可以魔改改站立使用,用热塑性塑料把脚后跟垫高垫平,然后走太空步,重心放在一只脚站着,另外一只脚脚后跟离地,脚掌(滚轮的位置)划地,走路会比较慢,玩半条命VR跟潜行一样感觉。另外最好绑安全带防摔跤,我是屋顶吊弹力绳的 。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2-9-30 13: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入了ocs,通过这篇文章也了解了一些vr硬件和注意事项,感谢作者[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3: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全面。VR还有人关注啊,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3: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作者!科普向+推荐向的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3: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好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4: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est其实被你低估了 因为现在卖的最好的就是quest了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4: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4: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全面,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4: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VR要凉了,所以有没有便宜的VR设备可以连电脑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4: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点赞,很全面,QUEST开启很多路人进入V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4: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哪好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种草index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5: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朋vr怎么样 京东360度双基站版39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5: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死不要买,用的NOLO定位系统,上面也介绍了,属于仅仅能玩,体验基本没有,价格也不便宜。

基本上头盔只要看到NOLO定位,或者干脆没写,十成把握基本都是只能看电影的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5: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谢谢答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看完后本文立刻上eBay捡的二手Rift S已经玩了三天,感觉考虑到二手低价的话可以说是超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5: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NOLO的定位怎么样,延迟很高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6: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属于被骗买了一体机,实在没办法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6: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研究了一下午,最后看到这篇才决定买了ocs!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0 16: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cosmos发售了,作者有测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