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5|回复: 0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5 21: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3D还原川航机长史诗级紧急迫降现场



因备降难度系数高,机组人员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成功着陆,所有乘客平安落地,被称赞为:“英雄机组”。

那么,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情况如何?5月15日据央视新闻移动网消息,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曾繁舸进行了回应。

民航部谈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

机组处置迅速得力

据了解,该飞机为法国空客公司制造,机号A319/B-6419,于2011年7月26日加入川航机队。事情发生以后,中国民用航空局立刻成立调查组,调查工作于昨天上午启动。

民航局是调查组织部门,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监管局、重庆监管局,以及民航局的事故调查中心都加入到调查组通力合作。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曾繁舸:“根据我们目前调查情况发现,初步掌握的情况是,飞机的前右侧风挡在空中脱落,飞机的驾驶舱前FCU,就是飞行控制面板,右侧的三分之一在空中也脱落了,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们机组处置应该是迅速得力的,在比较危急的情况,使飞机安全地备降在成都,我们相应的地面部门,包括我们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机场及时启动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清空了障碍物,保证了飞机的一个正常备降。”

针对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一事,空中客车方面回应表示,目前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14日晚上,川航备降机组亮相发布会,被大家称为英雄机长的刘传健和英雄机组与大家见面。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3014

英雄机组

旅客安全是使命

“经初步调查,该事件为飞机的风挡玻璃破裂,导致失压,整个飞机极速下降。”

见面会上,川航股份公司总经理石祖义对备降原因作出解释,他说,当风挡玻璃破裂后,机组成员立即按程序处置,下降高度和减速,期间因为噪音太大,无法与地面的无线电联系,机组就将应答机调为紧急模式。

与此同时,客舱内氧气面罩脱落,机组立即广播和处置。“整个机组按要求沉着应对,齐心协力,飞机安全备降成功。”



在备降成功后,机长刘传健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今天发生的这件事,非常罕见,我和我的机组人员非常荣幸能够保证所有旅客的安全。”机长刘传健感叹,随后,他感谢了社会各界对机组的关心,也感谢所有机组成员。

记者从刘传健战友赵先生处得知,重庆人刘传健曾历经三道关卡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身高约1.72米的他还是一名优秀的篮球前锋。

“他爱锻炼,打前锋位置需要胆子大,敢冲敢闯。再加上飞行员训练,心理素质也比较好。我觉得这跟他今天能够迫降成功有直接关系。”赵先生说。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8141

机长刘传健

重庆人的外向开朗在刘传健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在飞行学院期间他给人印象除了个人飞行技术非常好以外,还有责任心强、爱学习、对人有礼貌。

为何在5月14日的突发事件中,刘传健能够如此沉着地处置迫降?

赵先生说,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训练中,每一个学员都要进行特情处置训练,其中玻璃爆裂后如何处置是必训科目。作为教员,刘传健在执教多年的过程中,带很多学员进行过这样的训练,为他今日处置民航飞机突发事件打下了基础。

但赵先生很严肃地说,5月14日刘传健处理前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与训练时完全不同。因为初教机的飞行速度一般为200公里/小时,进行特情处置训练时,时速会降至100公里/小时左右;而当天除了速度至少有600-700公里/小时之外,强大的气压和超低的温度,赵先生认为能成功迫降是一个奇迹:

“那个时候连眼睛也是睁不开的。我们搞过飞行的人都知道,更重要的是意志,就是告诉自己,我今天,就是要把这个飞机飞下来!”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2771

乘务组人员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2978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5168

第二机长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8193

机组成员

受伤机组成员

这些都是该做的

14日晚8时30分许,记者见到了本次川航紧急备降事件中的两位受伤机组人员,乘务员周彦雯和副驾驶徐瑞辰,目前,两人状况良好,身体已无大碍。

在飞机突然下坠时,餐车失控撞上乘务员周彦雯,她现在腰部还有些疼痛,只能躺着休息,从昨日送到医院就一直躺在病床上,同事也赶到了身边进行照顾。

她向记者回忆了事发一刻机组人员的表现:“当时大家都在喊,让乘客放心,相信我们,别担心,机组人员有能力让大家安全着地。”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4906

另一位受伤的机组成员,是航班副驾徐瑞辰,生于1991年。当时他正坐在飞机驾驶舱右侧,碎裂的玻璃就是他前面那块。

他说自己在近万米高空中半个身子都挂在飞机外,下飞机时他的衣服都已经烂了,目前胸部、面部受伤,主要是擦伤。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8038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6898

徐瑞辰被撕烂的衣服

目前徐瑞辰表示自己的身体情况还算不错,“感觉很好”,而对于大家“英雄机组”的夸赞,他表示都是应该做的,需要保证乘客的安全。

对于自己遭受的惊险一刻,他则并未多讲,更多的详情其表示,航空公司将在后续进行发布。



摄影师拍下备降

买菜路上意外捕捉

今天各大新闻推送的航班落地照片,出于航空摄影爱好者——万贔。

当天天气不错,他驾车到白家买菜,在半路等红灯时手机突然收到一个推送:一款名为 “flight radar24”的软件推送了3U8633航班挂出7700紧急代码、这就意味者飞机发生了故障,需要紧急备降。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395

看到推送后,他将车开到双流机场二跑道附近的牧华路,拿出相机,用150——500的镜头独家拍摄到了飞机备降瞬间。

“我是偶然过去的,凑巧拍到这组照片。拍摄到飞机进境到着陆的过程,看不出什么异样,只是驾驶舱少块玻璃,落地整个过程跟平时没什么区别。”万贔介绍,整个过程看似很平静,也没意识到能够遇到这样的事情。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9231

被问及独家拍摄到航班备降照片的感受,万贔称“其实也没什么激动的,看到新闻才知道发生了那么惊险的事情,机组和乘客安全就好!”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5306

业内看法:

世界级航空史事件

昨晚,记者采访到几位飞行业内人士,他们认为,事发后机长的超冷静和专业是成功处置的关键。此外,飞机刚飞出成都,未进入群山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据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备降是一起值得记入航空史的事件。在飞行中,7700代码的意思是,“有紧急情况,随时可能坠毁。”

这是历史上第二次机舱玻璃爆裂,驾驶员只有13秒的时间反应,其中七秒的愣神反应时间,这剩下的六秒钟时间内有四秒钟,他需要戴上氧气面罩。打开氧气开关。实际操作时间只有两秒钟,去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这就要归于平时的训练和经验,必须点赞。

国航某机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是世界航空级事件。

川航一名不愿具名的机长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这次的航班处理对他们来说非常难。机长处置果断,处理按照标准程序,操作得当,程序也一清二楚,与ATC(管制员)的沟通也及时有效,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非常难得。

针对此事,空客公司回应称:

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技术团队是否会来中国,将视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而定。此前,空客319型号飞机未出现过同类事故。

业内人士分析事故四种可能性

与此同时,航空业内人士对事故的原因展开热议。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飞行专业技术分会会长陈建国说,飞机风挡玻璃破碎,可能存在四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安装风挡玻璃时,使用的螺丝不合格,或安装时用力过猛,产生裂纹,造成隐患。

陈建国说,飞机出厂进入运行状态后,都需要维护,根据不同的维护级别,进行不同的检查,有些检查项目需要将风挡玻璃全部拆卸,再重新安装。该客机是否进行这样的检查,尚不清楚。

飞机的定检周期一般按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分为A、B、C、D检等级别。从A到D,检修级别越来越高。D检是最高级别的检修,对飞机的各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装修。通常8年会进行一次大检修。

第二种可能:玻璃材质存在问题。

一般风挡玻璃可以承受3万个循环(一个起飞和落地的过程),如果风挡玻璃材质不合格,可能出现提前老化等情况。在检修时,也存在根据需要,对风挡玻璃进行更换的情况,但更换飞机航材都有严格规定,且需要相关认证。

公开信息显示,该飞机2011年出厂,已经飞行了7年,飞行1万多个循环。据川航的说法,该飞机的风挡玻璃未做更换,依然用的是空客公司的原装风挡玻璃。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3085

第三种可能: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高空机舱外温度极低,通常前风挡玻璃需要加温以维持其强度,但如果加温过程中,出现短路或发热不均衡,也可能导致玻璃强度变化,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破裂。

第四种可能:风挡玻璃遭到外来物撞击,导致破裂脱落。

飞机风挡玻璃有三层,内层主要承压,外层主要是防震,通常内层强度最大,如果被外来物撞击,一般是外层破裂,只要内层完好,飞机飞行不会有大问题。

陈建国说,此前国内曾出现过类似情况,飞机进入云层后,遭到冰雹等打击,出现外风挡玻璃破碎的情况。但在9800米高空,遭受外来物撞击的可能性很小,这个高度没有冰雹,能飞的鸟类也极少,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

陈建国说,根据相关规定,一般发生民航事故后,由事发地属地民航管理局主导调查,飞机制造商、发动机公司和航空公司,也会被要求参与协助。他表示,具体的事故原因,需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8795

本次事故操作难度极大

陈建国说,民航圈内人士都对此次险境处置评价颇高,当时机组人员面临失压、高噪音、极低温、大气流,仪表失灵的情况,操作难度极大。

微博认证为知名航空博主的“航空物语”称,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属极其罕见。

为此头条君专门盘点了一下世界航空史上的几起紧急事件,川航备降排第几,我们一起来看:

史上著名的飞机成功迫降

1989年7月19日的美国联合航空UA/UAL232空难。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4618

当天这架道格拉斯DC-10客机二号引擎风扇叶片断裂,导致全部三套液压设备完全失灵,各舵面操纵全部失效。机长艾尔.海恩斯在原本不当班的飞行员丹尼斯.费齐协助下,依靠调节剩下的两具引擎推力,艰难地操纵飞机试图在艾奥瓦州苏城迫降,结果因操纵实在困难,迫降时发生侧翻,机上296名乘员(285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中死亡111人,受伤172人,但事故调查结论认为,倘非机长等应对正确,表现英勇,后果可能是机毁人亡,无一幸免。这起事故也是喷气式大型客机历史上首次在遭遇严重故障后迫降并有大量人员幸存。

1998年东航飞机成功在虹桥机场迫降

1998年9月10日晚,东航一架由上海飞往北京的MD--11飞机前起落架出现故障,在生死未卜的紧急迫降时,没有一个空姐表现慌乱,而是训练有素地带领和帮助乘客逃生。舒晔、胡俊奕、季蓉华三名空姐在确认乘客全部离开后才最后离机。乘客丝毫未损,三人却因滑梯漏气而摔伤。在接到紧急迫降通知后,空姐们立刻分散站在两边过道,向乘客示范紧急迫降的姿势,并对一些有需要的乘客作个别辅导。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870

这是中国首宗民航飞机迫降事件,而且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命伤亡,结果于1999年被电影公司拍摄成电影,名为《紧急迫降》,属于少数以飞机为题材的亚洲及华语电影。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所创造的“哈德逊河奇迹”。

当天这架属于美国全美航空公司的空客A320客机由机长切斯利.沙林伯格三世驾驶,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准备执行经停夏洛特道格拉斯机场,至西塔科-西雅图塔科马机场的1549号航班任务。起飞时间是15时26分左右,起飞仅1分钟,机长就发现飞机两个引擎均遭遇飞鸟撞击,丧失全部动力,要求掉头折返。

川航最新!民航局谈驾驶舱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6289

但机长在获准折返后却发现方向系统失灵,飞机根本无法掉头,只得再次呼救,被塔台紧急引导,准备飞往前方不远的新泽西州泰特伯勒机场备降。但此时飞机高度不断下降,机长经计算后得出结论——根本无法安全抵达泰特伯勒机场,他立即紧急通告塔台,自己准备在哈德逊河上迫降。

附近目睹这一场面的船只纷纷驶来救援,5-7分钟后,警方和消防队的蛙人和直升机也随即赶到,在迅速周密的救援下,全体乘员都被救起,无一人死亡。

综合成都商报、澎湃新闻等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